魏征向前踏出一步,气势磅礴,须发皆张,怒喝道:

“若真如此,那才是因小失大!才是本末倒置!才是真正的置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于不顾!尔等今日之言,对得起太子殿下那‘含愤忍辱’四字吗?!对得起陛下对太子殿下的信任吗?!简直,岂有此理!!”

这一连串如同狂风暴雨般的质问,义正辞严,情理并茂,尤其是反复强调的“含愤忍辱”四字,像一把把尖刀,剥开了所有虚伪的借口,直指问题的核心,就是太子的牺牲与担当,与质疑者的狭隘与迂腐,形成了无比鲜明的对比!

王珪被驳得脸色由白转红,再由红转青,嘴唇哆嗦着,想要辩解,却发现任何言语在魏征这浩然正气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最终只能羞愧万分地低下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满殿文武,鸦雀无声,绝大多数人都被太子李承乾在战报中展现出的气度、胸怀与牺牲精神深深震撼,更被魏征这毫不留情、酣畅淋漓的驳斥所征服。

此刻,谁再敢质疑太子,无疑便是站在了“不顾大局”、“不体恤储君”的道德劣势上。

就在这时,异变再生!

只见魏王李泰,猛地从亲王班列中踉跄着扑了出来,“扑通”一声重重跪倒在御阶之前的金砖之上,甚至能听到膝盖撞击地面的闷响。

他未语泪先流,一张胖硕的脸上瞬间挂满了泪水与惶恐,声音悲切哽咽,带着无尽的委屈:

“父皇!父皇!儿臣....儿臣有罪!儿臣万死啊!呜呜呜....”

他哭得情真意切,身体因为激动和恐惧而不住地颤抖,仿佛随时都会晕厥过去。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李世民端坐龙椅,面色沉静如水,看不出喜怒,只是淡淡问道:

“青雀,你这是何故?太子遇袭,与你何干?何罪之有?”

李泰抬起泪眼朦胧的脸,用袖子胡乱擦着眼泪,却越擦越多,他抽噎着,断断续续地哭诉道:

“父皇明鉴!方才....方才魏侍中念及太子兄长‘含愤忍辱’,儿臣....儿臣心如刀绞啊!此事儿臣得知以后,就很自然的联想到,这个朝廷中,就儿臣有这个动机,但是儿臣并没有参与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