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异星遗迹

三、谨慎的靠近与触摸

控制中心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指令长在请示上级后,下达了新的命令:“祝融,执行近距离接触程序。保持最高级别警戒,注意记录所有数据。”

“祝融”号以厘米级的精度,缓慢地靠近那组物体。机械臂上的显微成像仪对准了其中一个长方体表面的接缝处。图像传回,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极其细微、但异常笔直的缝隙,缝隙内部材质与外部略有不同。

“尝试进行微观取样。”指令长下令。

机械臂末端的钻探设备以最低功率启动,小心翼翼地接触物体表面。传感器反馈回来的数据异常——其表面硬度远超一般火星岩石,钻头遇到了极大的阻力。

四、全球震动与紧急协议

初步数据和图像经过严格加密后,被发送给一个由国家顶尖科学家、外星生命学家、甚至包括两名受邀国际专家组成的紧急评估小组。

结论是颠覆性的:

“根据现有数据分析,高度置信(置信度 > 99.9%)该目标群为非自然形成物体。其规则的几何形态、均一的材料成分以及异常的物理特性,强烈暗示其为人工制造物,即‘遗迹’。”

消息被严格控制在极小范围内,但足以在知情者心中掀起惊涛骇浪。这不再是遥远的、可能存在过的戴森球迹象,而是真真切切地、就躺在火星表面上的、另一个智慧文明存在的证据!

五、是友是敌?沉睡还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