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两人双眼未闭,仿佛凝固了最后的恐惧。消息传开,全县震动,绛县警方立下军令状:“案件不破,绝不收兵!”
六年排查:从本地到全国的追踪
现场勘查显示,凶手熟悉地形,用枣刺遮挡洞口的手法符合当地习惯,警方判断作案者极可能是本地人。
尽管在现场和受害者衣物上提取到凶手的DNA,但初期排查却困难重重。
专案组先后筛查了当日下沟人员、附近窑坟主人、污水处理厂及棉纺厂男性职工等,均无功而返。
随后,排查范围扩大至周边市县13.4万男性,累计进行DNA检测3万余人,甚至跨省联查河南、山东籍务工人员家族,仍无线索。
转机:Y染色体追踪法与家族锁定
2016年3月,公安部将本案列为“疑难命案积案攻坚行动”之首,刑侦局副局长刘忠义亲自带队,引入新技术“Y染色体父系追踪法”。
该方法通过男性Y染色体溯源同一父系家族,极大缩小排查范围。
专案组重新划定半径5公里的重点区域,民警们日夜奋战:有人连续工作十几小时,每日只啃一顿干粮;有人冒雨护送检材,险些遭遇车祸。
7月1日,技术比对显示某个宗族的Y染色体与凶手匹配,目标最终锁定在陈村镇一个家族。
真凶浮出水面:婚礼背后的罪恶
7月20日,法医通过精细比对,确认凶手出自该家族6名男性成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