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三号清晨,李若雨系着印着小熊的围裙站在厨房,锅铲在平底锅里翻出金黄的蛋皮。布丁趴在厨房门口的脚垫上,尾巴尖随着抽油烟机的嗡鸣轻轻晃动,偶尔抬头看她,黑眼睛里全是期待——它知道,等会儿能分到半块煎蛋。
陆沉蜷在客厅的沙发里,手机屏幕亮着新闻客户端。他推了推眼镜,忽然坐直身子:“若雨,快来看!”
“怎么了?”李若雨擦了擦手,擦手巾还滴着水,就凑到他身边。
陆沉划开新闻,标题赫然是《我国首款核聚变无人战机“剑-20”正式列装,多项指标全球领先》。他念出声:“‘剑-20’采用小型化核聚变动力系统,最高速度达10马赫,可搭载微型空对空导弹与高能空对地导弹……”
“10马赫?”李若雨凑近屏幕,“那得多快啊?比高铁还快十倍?”
“不止。”陆沉滑动到参数页,“10马赫是巡航速度,极限能到12马赫。而且造价不高于200万,比很多三代机便宜一半。”他抬头看她,“你觉得这意味着什么?”
李若雨想了想:“咱们国家又多了个护身符?以前总觉得无人机是‘玩具’,现在能扛导弹了,战场上能少牺牲飞行员。”她伸手戳了戳陆沉的肩膀,“你学的是航天,对这个应该更激动吧?”
“当然。”陆沉笑了,“核聚变动力是革命性的,解决了无人机续航和载重的矛盾。以前无人机能飞十小时,现在能飞七十小时,巡逻范围能覆盖整个南海。”他顿了顿,“而且200万的造价,能大规模列装,这对国防来说是质的飞跃。”
厨房的煎蛋“滋啦”一声,李若雨手忙脚乱关小火。她端着蛋盘出来,看见陆沉还盯着手机,布丁已经凑过去闻他的裤脚。“先吃饭,”她把蛋盘放在茶几上,“边吃边看。”
两人挤在沙发里,李若雨咬着煎蛋,陆沉继续划新闻:“看评论区,网友都在说‘剑-20’是‘国之重器’,还有人晒图,说小时候画的战斗机终于成真了。”
“我小时候也画过,”李若雨笑着说,“画的是会飞的恐龙,被老师说‘不切实际’。没想到现在,恐龙变成了会打导弹的铁鸟。”
陆沉被她逗笑,夹了块她盘子里的火腿:“你这比喻有意思。不过说真的,‘剑-20’的意义,不止是武器先进。它让咱们在国际舞台上更有底气,也让老百姓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