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绝密交易

原本事不关己的态度,开始动摇。

战争的阴云,不再仅仅笼罩在赵国上空,而是悄然向着整个山东六国,乃至看似稳操胜券的秦国,弥漫开来……

一场围绕秦国命运的巨大阴谋,随着赵王偃绝望下的疯狂一搏,正式拉开了序幕。

而此刻,远在咸阳统筹粮草,刚刚为独轮车的成功而稍感欣慰的燕丹,没来由地感到一阵强烈的心悸,手中的毛笔,“啪”地一声,掉在了摊开的竹简上,溅开一团刺目的墨渍。

秦国东出的兵锋,在赵国境内势如破竹,连战连捷,眼看邯郸以北的最后屏障摇摇欲坠,灭赵似乎指日可待。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局势骤然生变!

魏国大将晋鄙率十万精兵出大梁,兵锋直指秦军侧翼;楚国项燕亦引兵北上,陈兵边境,虎视眈眈;甚至连一向与秦交好,或曰畏秦如虎的齐国,也罕见地开始向西部边境增兵,摆出干预姿态;燕、韩两国虽国力不济,却也象征性地调兵遣将,摇旗呐喊。

一时间,山东五国仿佛达成了某种惊人的默契,虽未真正合兵一处,却形成了一张无形的,巨大的压力网,从东、南两个方向,向着深入赵境的秦军压迫而来!

消息传至前线,主帅蒙骜与副将蒙蒙武、杨端和等人紧急商议。

面对突如其来的多线压力,若继续强攻邯郸,一旦后方被截断,或陷入多面作战的泥潭,数十万秦军精锐恐有全军覆没之危!

用兵持重的蒙骜当机立断,奏报咸阳的同时,下令大军停止进攻,依托已占领的城邑构筑防线,采取守势。

章台宫内,嬴政接到王翦的紧急军报和山东五国异动的密报时,正值大朝会。

他端坐于王座之上,面色阴沉如水,手指紧紧攥着那卷冰冷的军报,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朝堂之上,原本因前线捷报而洋溢的兴奋气氛瞬间凝固,变得落针可闻。

“大王,”老将蒙骜在奏疏中沉痛写道,“五国异动,其势汹汹,虽各怀鬼胎,然我军孤军深入,若被切断归路,后果不堪设想。臣恳请大王准允,暂避锋芒,主力撤回函谷关内,巩固防线,再图后计。”

撤军!

这两个字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嬴政的心上,也砸在满朝文武的心头。

数月血战,无数将士用性命换来的土地和优势,竟要因山东五国的联合施压而被迫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