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渗透与异动

“熔炉”造物的消失并未带来任何轻松感,反而像一根无形的刺,深深扎入了基地的感知范围。

对方展现出的潜入与隐匿能力,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传统的物理防御墙在此等存在面前,可能形同虚设。

指挥中心内,气氛凝重。

“所有布设节点的精确坐标已标记完毕。”

陆岩在全息沙盘上标出了七个闪烁的红点,它们分布在基地外围约一点五公里处,形成一个不规则的、隐隐将基地部分区域囊括在内的弧形。

“地表没有任何痕迹,深度探测显示它们埋藏于地下三至五米处,与岩层结合紧密,难以在不触发未知反应的情况下进行物理挖掘。”

沈鸿的声音从扬声器里传出,带着持续分析的疲惫与专注:“持续监控显示,这些节点构成的网络非常稳定,吸收环境能量的速率保持恒定,暂时未检测到主动信号发射或能量聚集的迹象。它们就像……沉睡的种子,或者潜伏的传感器。我尝试了多种非破坏性探测手段,都无法穿透其核心屏蔽层,无法确定其终极用途。”

“它们在窥探我们,”江季黎的声音冷静地陈述着事实,“用我们无法理解、也无法阻止的方式。被动吸收能量和环境数据,可能只是其最基本的功能。”

她看向沙盘上那些刺眼的红点,“它们在等待什么?触发条件又是什么?”

这种敌暗我明,技术代差巨大的被动局面,让每一位决策者都感到棘手。

“是否可以考虑进行小范围的、可控的能量脉冲冲击,尝试干扰或激活其中一个节点,观察反应?”

沈鸿提出一个冒险的建议,“或许能逼出它们的一些功能特征。”

“风险太高。”陆岩立刻反对,“我们无法预测激活后会发生什么。可能是剧烈的爆炸,可能是强电磁脉冲瘫痪我们的系统,也可能是向‘熔炉’主体发送定位信号,招致更直接的打击。在完全未知的情况下,主动刺激是最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