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炎黄帝国秘技录

炎黄历四十七年至四十九年,是炎黄帝国史上罕见的和平发展期。在马小云的建议下,皇帝下诏与民休息,帝国上下进入了为期两年的潜心发展期。然而,在这片祥和的表象之下,一场技术的革命正在悄然酝酿。

云深别院深处,马小云的书房终日门窗紧闭。即便是最亲近的侍女,也只能将饭食放在门外,不得入内。书房内,烛火常明至深夜,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与一种特殊的金属气味。

大人已经三日未出书房了。侍女小声议论着,眼中满是担忧。

她们不知道的是,书房内的马小云正沉浸在系统的知识海洋中,将另一个时空的科技,转化为这个时代能够理解的图纸与参数。

书桌上堆积的草稿已经有一尺多高,上面绘制着各种精密的机械图样,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参数。有些图纸上的结构之精妙,已经超越了这个时代最杰出工匠的理解能力。

在最核心的密室内,一批特殊的图纸正在完成最后的校验。

后装线膛枪...马小云在灯下仔细描绘着每一个零件,射程八百步,精准度提升五倍。

这是一项革命性的设计。与帝国现在使用的前装滑膛枪相比,这种新式步枪不仅射程更远,精度更高,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卧姿射击,大大提高了士兵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

更惊人的是配套的金属定装弹药。马小云特意设计了简易的冲压设备图纸,用于大规模生产这种超越时代的弹药。

若是现在投入生产,三个月内就能装备五万精锐。马小云喃喃自语,但还是将图纸卷起,贴上绝密的封条。

在另一个密封的铜筒内,存放着更加惊人的设计。

后装线膛炮,射程五里,可发射爆破弹。

这项技术若是泄露,足以改变整个世界的战争格局。马小云不仅绘制了火炮的全图,还详细标注了钢材配方、热处理工艺,甚至包括了瞄准具的设计。

最令人惊叹的是他设计的模块化炮架系统,可以让火炮在半小时内完成拆卸或组装,极大地提高了机动性。

还需要配套的观测气球和通讯系统...马小云在笔记上补充道,但这些都要等到时机成熟。

深夜里,马小云偶尔会展开一幅巨大的舰船设计图。

铁甲舰,内燃轮机驱动,装备旋转炮塔。

这幅图纸上的战舰,与帝国现有的铁船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流线型的舰体、全覆盖的装甲、统一口径的主炮,无不显示着超前的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