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走到办公桌前站定,没有绕弯子。
“李副厂长,刚伺候完。不过,我今天来,不是为了说吃的。”
李副厂长眉头一挑。
“哦?那是什么事?”
何雨柱目光锐利,直视着李副厂长。
“厂长,专家组来了快半个月了,咱们厂的产量和部分产品的质量,确实有提升,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
李副厂长点点头,这是事实,也是他顶住压力,全力保障专家组招待的原因。
“但是……”
何雨柱话锋一转。
“您觉得,这提升的幅度,对得起咱们付出的代价吗?对得起这些‘老大哥’带来的所谓‘先进技术’吗?”
李副厂长敲击桌面的手指停了下来,眼神变得深邃。
他看着何雨柱,这个年轻的厨子,眼神里有种与年龄不符的洞察力。
“柱子,这话怎么说?”
何雨柱微微倾身,压低了声音。
“厂长,下面车间的工友们,私下里怎么议论的,您不可能一点风声都没听到吧?”
“都说这帮老大哥,藏着掖着呢,给的都是些边角料,真正的好东西,人家捂得严实着呢!”
李副厂长沉默了。
他当然知道。
车间主任早就隐晦地跟他汇报过,说专家指导的技术,虽然有用,但总感觉“差了那么一口气”,似乎并未触及核心。
他也找专家组的翻译旁敲侧击过,但对方总是打哈哈,用一些专业术语搪塞过去。
“柱子,有些事情,没你想得那么简单。”
李副厂长叹了口气,身体往后靠了靠,语气带着几分无奈。
“他们是苏联专家,是‘老大哥’,是来援助我们的。政治影响,外交关系,我们不能不考虑。”
“就算知道他们没出全力,我们能怎么办?撕破脸皮?把他们赶走?这后果谁来承担?”
何雨柱能听出李副厂长话里的为难和顾忌。
官僚体系,层层制约,有时候确实让人束手束脚。
“厂长,我明白您的难处。硬碰硬肯定不行,容易出外交问题。”
何雨柱眼神闪烁着精光。
“但是,咱们也不能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他们拿着咱们的好处,磨洋工,不拿出真本事吧?”
“哦?”
李副厂长来了兴趣,身体微微前倾。
“你小子,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