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纾解连日灾氛带来的沉重压抑。
贾璘决意携女眷前往青州城西百里外的驼山石窟散心。
此地乃前朝佛教圣地,千仞绝壁上凿窟千余,内藏精美造像壁画,
虽年代久远略显残破,却因地处偏僻,反在蝗灾中得以保全。
山路崎岖,马车难行,众人便换了轻便的爬山虎(一种二人抬竹舆)。
山雾缭绕,古木森森。
远离了城中的焦土与哀鸿,满目的苍翠与清脆鸟鸣,总算带来一丝喘息。
黛玉倚在舆中,裹着宝钗递来的薄毯,脸色虽仍有些苍白,
但精神稍复,望着峭壁上若隐若现的佛窟,眸中透出几许出尘之意。
宝钗则端坐舆中,不时低声与贾璘商讨着几处安置点的药材补给。
袭人细心,早已备好温水、点心与提神香囊分给众人。
尤三姐与秦可卿同乘一舆,笑语嫣然地指点着山间奇石飞瀑。
行至半山一处宽阔平台,可见对面绝壁上几座尚存金彩的大型佛窟。
贾璘下令歇息。
亲卫散开警戒,丫鬟仆妇取出锦垫、茶具、果品,布置于一方平整青石之上。
尤三姐最是活泼,拎着裙角便跑到平台边缘,指着对面最大的石窟兴奋道:
“璘哥哥快看!那尊坐佛好生宏伟!”
山风拂起她桃红色的裙裾与长发,身姿曼妙。
贾璘含笑走近,刚站定,尤三姐便如同没骨头般顺势倚靠上来,纤纤玉臂自然地环住他的劲腰,
半边柔软饱满的身子紧贴着他臂膀,仰起俏脸,眼波流转:“璘哥哥,那佛…好似在看着我们笑呢?”
吐气如兰,温热的气息拂过贾璘颈侧。
一旁的宝钗瞥见,只垂眸饮茶,恍若未见。
黛玉则微微侧过脸,眺望远山。
秦可卿却未看佛像,她凝神注视着那石窟下方一处被藤蔓半掩的、似乎更为古老的方形洞口,黛眉微蹙:
“爷,您看那洞口石壁的纹路…有些奇特,倒像是…人为的封印符文?
只是大半剥蚀,难以辨认了。”
她声音不高,却带着一丝不确定的凝重。
贾璘顺着她所指望去,只看到一片模糊的青苔与裂痕,并未深究。
歇息片刻,秦可卿亲自煮水烹茶。
用的是自带的雪水和今年新得的庐山云雾,茶香清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