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阙深沉,晨光初透,却驱不散笼罩在紫微城上空的阴霾。狄仁杰跟随内侍,穿过重重宫门,步履沉稳,心中却已掠过万千思量。陛下此时召见,绝非常例。
甘露殿内,熏香袅袅,武则天端坐于御案之后,身着常服,未施粉黛,眉宇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与冷厉。案上奏章堆积如山,其中几份赫然展开,墨迹犹新。
“臣狄仁杰,参见陛下。”狄仁杰躬身施礼。
“怀英来了。”武则天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她抬手虚扶,“免礼。朕听闻,你昨夜奔波劳碌,先是去了东宫,后又夜访李昭德府邸?”
消息传得如此之快!狄仁杰心头一凛,面上却不露分毫:“回陛下,正是。臣奉命查察含嘉仓失火及后续诸案,线索所及,不得不深夜叨扰。”
“哦?线索?”武则天凤目微抬,目光如电,扫过狄仁杰,“线索可指向了东宫?指向了朕的太子?”
殿内气氛骤然紧绷。侍立一旁的宫女内侍皆屏息垂首,不敢发出丝毫声响。
狄仁杰从容答道:“陛下明鉴。目前线索纷繁复杂,确有物证出现于东宫,但臣以为,此乃有人刻意构陷。太子殿下仁孝,断不会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构陷?”武则天冷哼一声,将案上一份奏章掷于狄仁杰面前,“你看看这个!今早收到的密报,言及东宫私藏谶纬,暗铸‘七星冠冕’金铜,意图……哼!”
狄仁杰拾起奏章,快速浏览,心中寒意渐生。这份密报不仅详述了东宫发现金铜之事,更添油加醋,将太子平日一些无心之言引申为觊觎皇位之证,言辞犀利,直指核心。奏章未署名,但笔力雄健,显然出自朝中重臣之手。
“陛下,此乃一面之词,且时机巧合,意在将水搅浑,促使陛下严惩太子,其心可诛!”狄仁杰沉声道。
武则天凝视着狄仁杰,良久,语气稍缓:“怀英,朕知你素来公正。但东宫屡生事端,朝野物议沸腾。朕要的,是确凿的证据,是真凭实据所指的幕后元凶!你可能给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