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雁坡的冷箭,如同一声刺耳的警钟,宣告着神都的欢迎仪式并非鲜花与赞誉,而是隐藏在暗处的刀锋。狄仁杰安然返回翠微驿,并未声张此事,只是令李元芳等人更加警惕。他心知肚明,对手已然出招,且肆无忌惮。
翌日清晨,使团队伍正式启程,前往最后一段路程。日上三竿之时,雄伟壮丽的神都洛阳城郭终于清晰地映入眼帘。城墙巍峨,阙楼高耸,护城河水光潋滟,尽显天朝上国的磅礴气象。
按照规制,狄仁杰需先至皇城外的四方馆驿暂歇,沐浴更衣,等待皇帝召见。然而,队伍刚至明德门外,便见城门处旌旗招展,仪仗森严,一队宫廷内侍与禁军早已在此等候。
为首一名身着深绯色宦官服色、面白无须的内常侍上前,展开一卷黄绢,朗声道:“陛下有旨!狄卿安抚北疆,功在社稷,朕心甚慰。特赐直入神都苑觐见,不必拘于常礼。钦此!”
城门直入,苑中觐见!这可是极高的殊荣,通常只有在皇帝极为欣喜或是有紧急大事时,才会如此破例。周围迎接的官员、围观的百姓顿时发出一阵低低的惊叹,看向狄仁杰的目光充满了敬畏与羡慕。
“臣狄仁杰,领旨谢恩!”狄仁杰面色平静,躬身接旨。心中却如明镜一般,陛下如此急切召见,绝不仅仅是褒奖功臣那么简单。北疆捷报早已传回,何须急于一时?这更像是要在某些人反应过来之前,先与他这个刚刚返京、尚未被各方势力完全沾染的“关键人物”定下基调。
队伍在内侍的引导下,穿过熙攘的天街,直入皇家禁苑——神都苑。苑内亭台楼阁,掩映在秋日绚丽的林木之间,太液池水波光粼粼,景色美不胜收,但此刻却无人有心欣赏。
在太液池畔的蓬莱殿外,狄仁杰命李元芳等人在殿外等候,自己整理了一下紫袍玉带,深吸一口气,在内侍的唱名声中,缓步踏入殿中。
殿内并非大朝会的格局,只有武则天端坐于御榻之上,身旁侍立着上官婉儿。此外,竟再无他人。气氛显得有些凝重。
“臣狄仁杰,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狄仁杰趋步上前,依足礼数,大礼参拜。
“怀英平身。”武则天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依旧威仪十足,“看座。”
“谢陛下。”狄仁杰起身,在内侍搬来的锦墩上欠身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