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静水深流

穆青阳,或者说金鳞先生被投入内卫死牢,其麾下党羽在曾泰雷厉风行的清扫下接连落网,神都洛阳仿佛一夜之间涤荡了污浊,重归宁静。朝野上下,无不称颂狄阁老智勇双全,挽狂澜于既倒。然而,处于风暴中心的狄仁杰,却并未有半分松懈之意。

他深知,穆青阳虽为核心主谋,但其数十载潜伏,所编织的网络盘根错节,未必没有更深层次的勾结,或是尚未浮出水面的。尤其是上官婉儿在其中扮演的复杂角色,以及她最后那句意有所指的提醒,都让狄仁杰觉得,此案或许尚有未解之余韵。

连日来,他闭门谢客,于府中书房反复推敲案卷,梳理所有线索。那方失而复得的传国玉玺已被武则天郑重收回,供奉于太庙,但其引发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王孝杰与李锴固在边境整军经武,严防契丹反扑,捷报频传,北疆暂安。朝堂之上,因武怀运牵涉谋逆(虽证据不足,但其与穆青阳过往从密已引发武则天猜忌),势力大受打压,女皇趁机提拔了一批忠于皇权的寒门子弟,朝局为之一新。

这日午后,李元芳见狄仁杰依旧眉宇深锁,不禁问道:大人,逆首已擒,玉玺归位,边关亦稳,您还在忧心什么?

狄仁杰放下手中卷宗,轻叹一声:元芳啊,你可曾想过,穆青阳以人皮面具伪装数十年,其心思之缜密,谋划之深远,可谓骇人听闻。然而,他最终败露,是否太过……顺利了些?

李元芳一愣:顺利?大人,我们可是历经了幽州叛乱、黑龙河寻踪、宫中秘道、玉玺被换诸多波折啊!

波折虽多,但其核心计划——借契丹之力,拥立李唐新君——却在我们干预下,几乎寸功未建。玉玺被我们截回,契丹大败,穆青阳自身也暴露被擒。狄仁杰站起身,踱步至窗前,望着院中欣欣向荣的花木,我总觉着,以之能,当有更多后手,或者……他如此轻易认罪,是否在刻意掩盖什么?保护什么人?

李元芳神色一凛:大人是怀疑,还有比他隐藏更深的主谋?

未必是主谋,但可能是更关键的环节,或者……他并非唯一的。狄仁杰目光锐利起来,上官婉儿冒险示警,其动机复杂,既有自保,亦有借刀杀人之意。她与穆青阳关系匪浅,所知内情定然比说出来的更多。如今穆青阳落网,她看似安然无恙,但其内心,真能平静吗?

大人是想……再从上官才人处入手?

狄仁杰摇了摇头:此时直接寻她,反会为她招致杀身之祸,亦会打草惊蛇。我们需等,等她自己按捺不住,或者……等那可能的自行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