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马六甲之战,东西方的第一次碰撞

帝汶海的那次对峙,如同一道惊雷,划破了南洋看似平静的天空。岳飞深知与葡萄牙人的冲突已不可避免,而胜负手,就在于那条控扼东西方贸易咽喉的黄金水道——满剌加(马六甲)海峡。他必须抢在葡萄牙舰队主力抵达并在此地站稳脚跟之前,拿下满剌加城!

舰队日夜兼程,凭借海神帮提供的精确海图和娴熟领航,迅速北上,直扑马来半岛南端的满剌加苏丹国。

此时的满剌加,正陷入一场空前的危机与抉择之中。国王苏丹马末沙(根据历史时间线虚构)早已得知华夏帝国降服爪哇、兵锋直指海峡的消息,同时也收到了葡萄牙印度总督阿尔布克尔克(为戏剧性提前其活动时间)派来的使者带有威胁性质的“通商”要求——实际上是要求割让土地建立殖民据点。东西两强的压力同时袭来,让这个富裕但军力不强的小国惶惶不可终日。

朝堂上,亲华派与亲葡派(实为畏惧葡萄牙武力者)争论不休。亲华派认为,华夏同为东方大国,讲究宗藩礼法,归附后尚可保持一定自治;而葡萄牙人凶残贪婪,所求绝非通商那么简单。亲葡派则认为,华夏虽强,但远在天边,葡萄牙人舰队就在印度,威胁近在眼前,且其火炮犀利,不可力敌。

就在满剌加苏丹犹豫不决之际,岳飞的南海军团已如神兵天降,出现在满剌加城外海。庞大的舰队,尤其是那两艘如同海上城堡的“镇海级”巨舰,给满剌加军民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和心理威慑。岳飞效仿在爪哇的策略,一方面派使者入城递交国书,以宗主国身份要求满剌加归附,承诺保护其安全与贸易利益;另一方面,舰队在港外举行了一场规模更大的武力展示,炮声震天,彻底震慑了满剌加君臣。

在华夏帝国强大的军事压力和相对“温和”的政治条件面前,苏丹马末沙最终做出了选择。他下令逮捕了亲葡的使者,宣布满剌加全境归顺华夏帝国,接受帝国保护。华夏的龙旗,很快在满剌加城头升起。岳飞迅速在城内设立了满剌加都护府,派驻军队和官员,接管防务,并开始紧急加固海岸炮台。

然而,就在满剌加易帜后不到十天,一场真正的风暴来临了。

阿尔布克尔克派出的葡萄牙远征舰队,由骁勇善战的指挥官西芒·德·安德拉德率领,共计五艘卡拉克大帆船(装备重炮)和八艘卡拉维尔快船,抵达了满剌加海峡外海。他们的任务,正是武力征服满剌加,建立东方殖民帝国的第一个重要支点。

当安德拉德从望远镜中看到满剌加城头飘扬的陌生龙旗,以及港外锚地里那支规模庞大、船型奇特的舰队时,他大吃一惊。他立刻意识到,有另一股强大的势力抢先一步!

“是那些东方人!在帝汶海遇到的那支舰队!”安德拉德认出了“伏波号”和“扬威号”,脸色变得极其难看。他试图派小船入港交涉,质问对方身份,并要求其退出满剌加,但使者被岸炮警告射击驱离。

安德拉德勃然大怒。在他看来,这些“异教徒”竟敢抢夺葡萄牙国王的财产,是不可饶恕的挑衅!尽管对方舰队规模更大,但他对自己的船坚炮利以及葡萄牙水兵丰富的战斗经验充满自信。他决定用武力夺回满剌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