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驿站建成,准备营业

第二天清晨,郑东来带着原班人马准时抵达。

阳光刚照亮场地,工人们就已经利索地分发工具,准备开始这一天最关键的任务——搭建房屋的主体框架。

养猪场这边的工地率先动工。

工人们两人一组,抬起沉重的原木承重柱,精准地安放在石砌地基的标记点上。

方牧上前搭手,肩膀扛着粗糙的木料,能清晰感受到原木的重量和纹理。

这些木材都是昨天从后山紧急砍伐来的,还带着山林的气息。

工字钢和槽钢被陆续运来,还有几根是从废弃货车上切割下来的坚固车架,表面还带着磨损的痕迹。

“螺栓要拧到最紧!”

一个老师傅喊道,手中的扳手发出吃力的嘎吱声。

每个连接处都使用了厚实的金属连接件,粗大的螺栓被一个个拧紧,

有些关键节点甚至额外加钉了粗长的钉子,确保结构万无一失。

在屋顶搭建处,工人们正在桁架上密集铺设木椽子。

锤子敲击的砰砰声不绝于耳,每根椽子都经过仔细测量和固定,为后续的防水层和金属顶板打下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石料厂那边的工地更是忙得热火朝天。

除了主体结构建设,一组工人正在用沙袋、废旧轮胎和砖石沿着石料厂围墙构建防御矮墙。

郑凡帮着搬运沙袋,汗水顺着脸颊滑落。

“这比打丧尸累多了,”

他喘着气对旁边的工人说,但还是坚持着把每个沙袋垒得结实实。

第三天一早,工人们就开始进行墙体施工。

目标就是完成具有防御和保温功能的混合墙体,并确保屋顶绝对防水。

白池在一旁协助,看着他们在主体框架内侧钉上木板形成内墙,然后往框架空隙中疯狂填充碎砖石、泡沫塑料和锯末混合物。

“这些材料都是之前积攒的,”一个工人边干边说,

“既增加重量缓冲冲击,又能保温隔音。”

最外层,工人们紧密地钉上从汽车上拆下的金属车门、引擎盖和钢板。

焊接时火花四溅,锤击声震耳欲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