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帝心难测:圣旨的双面

但她记得,苏婉曾提过,那一带夜间常有车马出入,气味刺鼻,像是药材焚烧后的余烬。

她立即召来一名文书:“查近三年进出宫城的药材记录,尤其是含朱砂、雄黄一类的方剂,重点核对是否流向该药铺。”

文书领命而去。李瑶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宫城上方仍未散尽的黑烟。她想起王通暴毙前最后说的话——“火药……藏在……”后面再无下文。

若曹瑾真在宫外囤积火药,目的绝不止于刺杀或劫囚。那等规模,足以炸塌一段宫墙。

她正思索,门外传来脚步声。李毅推门而入,肩头伤口已包扎,但脸色仍显苍白。他手中拎着一只铁盒,放在案上。

“从老绣娘口中撬出的东西。”他说,“她终于开口了。”

李瑶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叠薄纸,字迹潦草,内容断续。第一张写着:“七月初七,南市当铺失火,令速换线。”第二张:“太子夜巡路线已改,勿动。”第三张最短,只有五个字:“候旨,方可动。”

她盯着最后一句,眉头越皱越紧。

“候旨?”她喃喃道,“他在等一道命令?来自哪里?”

李毅摇头:“她只知道有‘上面的人’会送来信号,具体是谁,不知。但她提到,每次交接前,都会有人在东厂后巷挂一盏红灯笼。”

李瑶猛然抬头:“红灯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只挂一夜,次日清晨便撤。”

她立刻翻出昨日绘制的宫区图,在东厂后巷位置画了个圈。那里距离掖庭局不到三百步,隐蔽,又便于快速撤离。

她忽然意识到什么,回头问:“父亲现在何处?”

“刚回临时府邸,正在安排‘准备启程’的事宜,以安朝廷耳目。”

李瑶沉默片刻,低声道:“他不会真的走。”

“当然不会。”李毅冷笑,“可有些人,会以为他是怕了。”

李瑶看着桌上那一堆证据,心中渐渐成型一个判断:曹瑾的动作,一直被某种更高层级的力量牵制着。他不敢轻举妄动,是因为他在等命令——而那道命令,或许就藏在这次突如其来的圣旨之中。

她拿起那道圣旨副本,再次细看。文字严厉,措辞苛刻,处处彰显皇权威压。可若换个角度想——这是否也是一种掩护?

比如,借贬斥之名,让李氏暂时退居幕后,反而能避开曹瑾的耳目,暗中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