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率领宗室成员与文武百官立于城头等候。
赵高低声禀报:"王上,胡亥公子染了风寒,今日未能前来。
"
嬴政反问:"是真病还是装病?"
赵高不敢隐瞒:"御医已诊断过,确实染病。
"
"既如此,那便随他去吧。
"
赵高敏锐地察觉到,嬴政心中已生不悦,只是未明言。
"传令下去,所有人务必肃立静候。
太子为秦国连克两国,立下不世之功,任何人不得怠慢!"
"章邯,王翦和蒙骜两位老将军可到了?太子将至。
"嬴政淡然问道。
天寒地冻,考虑到两位老将军年事已高,嬴政本就不打算让他们在风雪中久候。
这两位自他回咸阳以来便鼎力相助,对秦国的功绩有目共睹,故享有特殊待遇。
蒙府之中...
"王上派人传信,太子殿下已至咸阳城外,我们该动身了。
"
蒙骜说着吩咐下人:"速去备马。
"
"诺..."
下人领命而去,匆匆准备马匹。
蒙骜与王翦皆欲在嬴天衡面前表现,希冀日后征讨四国时能得统帅之职。
如今嬴天衡麾下人才济济,更有复生的武安君白起坐镇,若不主动逢迎,恐怕将来连残羹剩饭都分不着。
近日咸阳城欢腾喧嚣,士卒于街巷间往来巡逻,维持秩序。
嬴天衡凯旋的消息已传遍全城。
若仅是归来倒也不至于如此轰动,可自他离都起,先破燕国,再兵不血刃吞并han国,一举灭掉两国,这般功绩自然引得举城沸腾。
“太子殿下要回城了,快去瞧瞧!”
“掌柜的,我的菜呢?你往哪儿跑?”
“还惦记什么菜?老子要去迎太子殿下,没空伺候!”
“………”
街头巷尾尽是这般议论,整座咸阳城都沉浸在喧嚣之中。
城门处——
“报!太子殿下距城尚有十里!”
“报!太子殿下距城仅余五里!”
“报!太子殿下已至一里外!”
探马接连驰报,很快,隆隆马蹄声由远及近,玄甲军列阵而至,铁甲森然。
其后数辆马车缓缓跟随。
王翦、蒙骜率众上前,躬身行礼:“臣等恭迎太子殿下!”
百官齐声附和:“臣等恭迎太子殿下!”
嬴政携夏阿房步下城楼,欣慰道:“天儿,此番辛苦。
”
嬴天衡笑道:“父王如此兴师动众,倒叫孩儿有些不适应了。
”
随即抬手示意众臣:“诸位请起。
”
“谢殿下!”
嬴政朗声道:“排场大吗?你为秦国连灭两国,开疆拓土,寡人无甚可赏,唯有以此彰显你的功绩!”
嬴天衡瞥了眼母亲,半开玩笑:“天寒地冻的,父王身强体健自然无妨,可别冻坏了母后。
”
嬴政一时语塞。
——这逆子,不心疼老子倒惦记你娘!
夏阿房轻嗔:“你这孩子,怎可这般与父王说话?”
言虽责备,眸中却满是宠溺。
父子这般相处早已是常态,嬴政非但不恼,反觉欣慰。
“回宫再说,宴席已备好。
”嬴政拉过嬴天衡登车。
返程途中,嬴政挑眉揶揄:“臭小子,去趟新郑竟带回这么多姑娘,当初抢着出征莫非就为此事?”
夏阿房笑吟吟接话:“多些才好!若能早些让为娘抱上孙儿……”
嬴天衡扶额无言。
——我才十岁!
这进度是不是太骇人了些?
为了转移夏阿房的注意力,嬴天衡立即说道:“父王,此次我为您寻来了几位贤才。
"
嬴政挑了挑眉:"哦?"
"一位是您常挂念的韩非公子,一位是前韩相张开地之孙张良,还有盖聂的师弟卫庄。
"
嬴政惊讶道:"鬼谷传人向来只收两位弟子,竟都被你网罗来了?你就不担心鬼谷子问罪?"
"父王无需忧虑,我已见过鬼谷先生,尽管放心任用。
"
嬴政微微颔首,能同时招揽到鬼谷纵横两派传人,放眼天下诸侯,也唯有秦国能做到。
小主,
"另外,关于李斯的处置,我特意留待韩非先生到来后交由他定夺。
是生是死,全凭他决断。
"
李斯确有才干,但不该心生异念。
更不可饶恕的是竟敢派人刺杀韩非。
倘若韩非当真遇害,嬴政虽怒却未必会为一个死人处死李斯。
如今韩非平安归来,李斯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若交由韩非处置,念在同门之情,他多半会饶李斯一命。
"
"罢了,此事就交给韩非处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