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臣……儿臣遵旨。”
听到这声承诺,朱瞻基紧绷的身体,终于松弛了下来。
原本,他已经做好了死后被洪武爷和永乐爷吊起来混合双打的准备。
可现在……
谁曾想他那个不被看好的席出次子,竟能力挽狂澜!
朱瞻基缓缓闭上眼睛,他已经确认,自己这个时空,就是天幕上那个没有木正居的“对照组”。
他的时间,不多了。
他必须在自己咽气之前,将这艘即将偏航的巨轮,重新拉回正轨。
想到此,朱瞻基看向殿外,下达了最后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旨意。
“传……于谦,杨士奇、杨荣、杨溥。”
“传……内阁百官。”
“朕要易储!”
......
洪武十三年,奉天殿。
朱元璋还在为锦衣卫的消息心焦。
八百里加急,从应天府到木正居的北方老家,一来一回,没个十天半个月根本到不了。
这段时间,足够他将天幕上关于木正居的所有事迹,翻来覆去地琢磨个遍。
可越琢磨,他心里就越痒痒。
“标儿,”朱元璋过头,看向身旁的朱标,“你说,要是锦衣卫真把那位小木圣人给咱找来了,咱该咋办?”
朱标沉吟片刻,恭敬地回答:“父皇,若此人真有经天纬地之才,自当破格提拔,委以重任。”
“爹,这还不简单?”一旁的少年朱棣抢着答道,“都哥们!让他跟大哥家的雄英一块儿念书去!”
“让雄英天天带着他玩,感情不就好了?”
朱元璋眼皮跳了跳,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实在不行,就赏他个免死铁券,再让他跟着蓝玉大将军学武!文武双全,将来必定是我大明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