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刺破云层,洒落在无极宗僻静的后院。江奕辰立于院中,身形挺拔如松,周身气息圆融内敛,经过一夜心法推演,他对自身真气的掌控已达全新境界。
他并未急于练习那些大开大合的攻伐武技,而是缓缓抬起右手,五指微张,指尖一缕淡青色的真气萦绕流转,带着温润的生机,却又隐含锋锐。
**“医者,洞察秋毫,知气血运行,晓经络走向,明脏腑关联,辨阴阳虚实……”**
脑海中,《黄帝内经》的奥义与诸多医道典籍的精髓如同涓涓细流,与他所学的各类基础武技——无极宗的“流云掌”、“破山拳”,乃至从其他宗门弟子交手时窥见的些许发力技巧——相互碰撞、交融。
他追求的,并非招式威力的单纯提升,而是将医道理念,更深层次地融入武技的本质之中。
**第一式,名为“截脉手”。**
他目光一凝,锁定前方一根碗口粗的木桩。身形未动,右手并指如剑,那缕淡青色真气骤然变得凝实,化作一道细微几乎不可见的流光,并非直刺木桩中心,而是以一种极其刁钻的角度,闪电般点向木桩上某处并非要害的位置。
“噗!”
一声轻响,指风没入。那木桩外表看似无损,但内部却传来一声细微的“咔嚓”声,仿佛其内里的某种支撑结构被瞬间切断。紧接着,以指风落点为中心,木桩表面迅速蔓延开一片不正常的灰败之色,如同失去了所有生机,变得酥脆。轻轻一碰,便簌簌落下木屑。
**此招灵感源于针灸中的“截法”与医理中对气血运行节点的理解。** 江奕辰将木桩视作人体,寻其“气血”(能量)流转的关键节点(并非一定是死穴),以高度凝聚、蕴含破坏性生机的指力瞬间截断,使得目标局部机能瞬间坏死、崩解。对付护体罡气深厚的对手,若能寻隙而入,击中其真气运转的薄弱节点,或许能起到奇效。
**第二式,名为“乱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