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开始构建高频调制发射阵列……抽取网络能量……频率调制……目标锁定……发射!”
一道无形的、承载着经过复杂调制的古老频率的规则波动,从地球方向悄然射出,并非指向“守护者之盾”编队本身(距离太远,难以精准定位),而是覆盖性地射向他们前进路径前方的广域空间,以及“朝圣者中转站”所在的坐标区域。
这就像在一片无线电静默的区域,突然开放了一个持续不断、带着特定干扰信号的广播塔。
效果并非立竿见影,需要时间发酵。
塔莉亚紧张地监控着深空信号的变化。
几分钟后,Waywalker报告:“检测到‘守护者之盾’编队信号出现轻微波动。其航行速度未变,但信号中开始夹杂极细微的规则冗余纠错编码,表明其内部系统正在处理低级别规则干扰。”
起作用了!虽然微弱,但就像往精密的齿轮里撒进了一把细沙,虽然一时不会卡死,却会持续磨损,降低效率。
“干扰持续中......对方未改变航向,也未发出任何通讯回应......”Waywalker持续汇报。
对方似乎将这干扰视为“摇篮”规则不稳定造成的自然现象,或者某个失效信标站的错误发射,并未立刻意识到是人为的、针对性的行动——这给了塔莉亚更多操作空间。
她维持着干扰发射,同时全力催促希望号的最后调试,能源短缺让修复进度变得更加艰难。
就在此时,李维那边传来了新的信息!他似乎一直在监控地球这边的动向,并察觉到了能量的大规模调动和深空的干扰行动。
他的信息附带了一份简短的数据包:“基于科研船数据,发现‘共振发生器’原型机部分备用控制接口。可利用强规则脉冲进行超短时、超远程触发。触发后,可强制激活其内部禁锢的‘原始污染本源碎片’,使其产生高强度、短时间的规则爆发。后果:极大可能彻底摧毁原型机及周边区域,但爆发的规则污染将对特定频率(如同源技术)产生强烈干扰甚至逆流污染……高风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维的建议简单而疯狂:如果“守护者之盾”编队逼近到一定距离,他可以远程触发那个危险的原型机,制造一次局部的规则污染爆发,这股爆发的能量将对同样基于源质碎晶技术的编队舰船造成比频率干扰更强力、更直接的冲击!
但这无异于引爆一颗脏弹!不仅会彻底毁掉科研船残骸和那个可能蕴含宝贵数据的原型机,爆发的污染也可能对李维自身造成威胁,甚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开普勒-725c的整体污染。
这是最后的、两败俱伤的手段……
塔莉亚沉默了几秒,将这份方案存档,列为最终应急预案。——除非万不得已,否则绝不能使用。
时间在干扰与反干扰的无声较量中流逝。“守护者之盾”编队的速度似乎受到了细微影响,Waywalker预估其抵达时间推迟了约2标准时。这是一个宝贵的窗口。
希望号的调试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突然,遥远的编队信号再次发生变化!
其信号强度猛地增强,并且发射模式改变了!不再是之前的隐蔽状态信标,而是转变为一种强大的、带着明显扫描和探测性质的广域规则波束,主动地扫向四周空间,显然开始认真排查干扰源头!
对方起疑了!并且开始主动搜寻!
“检测到高强度主动扫描!扫描模式包含身份识别及威胁评估参数!我方干扰发射源有被定位风险!”Waywalker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