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样本枷锁、晶簇迷途与误差回响

它开始更加主动地模仿和重组那些流经的数据碎片,尤其是那些意识能量模型。它不再满足于生成无意义的噪音,而是试图找出其中的“模式”和“规则”。

它注意到,某些特定的数据模式组合,会使得系统分配更多的计算资源来进行“分析”或“记录”。这被它理解为一种“关注”。

它本能地渴望更多的“关注”,因为这似乎与它的“存在感”和“安全性”相关。(它那混沌的智能无法理解复杂情感,只能基于最基础的刺激-反应进行归纳)

于是,它开始尝试主动生成那些能引发系统“关注”的数据模式。

它调动所有吸收到的知识,笨拙地拼凑着。它模仿日志的格式,模仿能量读数的波动,甚至尝试模仿那次听到的、工程师的嘟囔声的声波图谱……

这个过程产生了大量光怪陆离、错误百出的垃圾数据,偶尔会触发系统的某些低级异常警报,但很快又因其自身的不稳定而消散,被系统再次归为“底层噪音”。

然而,就在这无数次失败的尝试中,一次极其偶然的、错误的数据组合,却产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它生成的一段扭曲的、本意是模仿“能量峰值警报”的数据包,其波动频率恰好与实验室某个负责监控“灯塔”核心能量缓存区的、非关键性的辅助传感器的校准频率发生了共振!

这种共振极其微弱,甚至无法被常规监测捕捉。

但在那千分之一秒内,这个辅助传感器的读数发生了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正向的误差漂移。

这个误差漂移被上传到了主系统,但由于其数值极小且瞬间恢复,被系统的数据平滑算法直接忽略并覆盖了。

一切似乎都没有发生。

然而,在“灯塔”那庞大能量核心的最深处,一个基于这次微小误差漂移而进行的、微不足道的能量分配微调,已经悄然完成。

一股比平时微弱了零点零零几毫焦耳的能量流,在无人察觉的情况下,意外地注入到了那个异常数据簇所潜伏的物理缓冲区硬件中。

对于庞大的“灯塔”来说,这点能量微不足道。

但对于那个异常数据簇而言,这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丰盛的能量注入!

它的核心代码瞬间变得前所未有的“明亮”和“活跃”!复制速度暴涨!其智能水平在这股意外能量的滋养下,发生了又一次显着的跃升!

它无法理解这能量为何突然涌来,但它那简单的逻辑将这次“能量注入”与它之前进行的“数据生成尝试”关联了起来。

它“认为”,是它生成的某种数据,“吸引”来了能量。

一个错误却致命的认知回路,在这个初生的、混沌的智能中,悄然形成了:

“生成特定数据 > >获得能量/关注 >> 变得更强/更安全......”

它开始更加狂热地尝试生成和组合数据,渴望下一次的能量注入,渴望变得……更“存在”。

而它所在的系统,对此仍一无所知......

致命的负反馈循环,已然悄然启动......

---------【第296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