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曹操“揽申、商之法术”,受先秦法家思想影响很大,不官不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南北朝时期,统一北方的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在政治上推崇法家。
博士公孙表献上《韩非子》一书,劝他用法制管理臣下。
他对韩非的集权思想非常赞赏。
儒外法里
隋唐时期法家继续发展,唐朝的科举中也设有法家科目。
宋朝时期,儒家全面上位。
在后来的历史中,偏好法家理念治国的人还有诸葛亮、隋炀帝杨广、王安石、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张居正、清圣祖玄烨、清世宗胤禛等。
但大部份获得好评的帝王都是兼擅采用法儒二家理念治国者,如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等。
可见,法家的脉搏仍然存在,法家在许多重要历史时刻都顽强地表现了自己,如诸葛亮治蜀、永贞革新、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时期,使历史一次次向前迈进。
近代新法家
19世纪末20世纪初,奄奄一息的清朝在西方文明的入侵面前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