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赵肃侯下令修筑长城。
赵肃侯十八年(公元前332年),齐国联合魏国攻打赵国,赵肃侯下令挖开黄河大堤放水淹灌齐、魏联军,齐、魏联军撤走。
因病去世
赵肃侯二十四年(公元前326年),赵、韩联军包围魏国的襄陵。
同年,赵肃侯去世,其子赵雍即位,是为赵武灵王赵雍。
秦、楚、燕、齐、魏五国各派精兵一万人前来赵国参加赵肃侯的葬礼,明为吊唁,实为示威。
为政举措
赵肃侯戎马一生,与诸侯几乎连年征战,在狼烟四起的战国兼并战争中,能够稳住局势,基本保全赵国的基业,可见赵肃侯绝非是简简单单的守成之君。
当齐、楚、秦对三晋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时,魏国的百年霸业日渐衰落时,赵肃侯却迎难而上,顶替魏惠王扛起三晋的领导大旗。
趣闻轶事
赵肃侯十六年(公元前334年),赵肃侯到大陵游玩,从鹿门出城,国相大戊午(亦作太成午)挽住赵肃侯骑得马匹的马头劝谏说:“农耕正紧张,一天不劳作,就一百天没饭吃。”赵肃侯下车向他道谢,于是取消此次出行游玩。
人物评价
赵肃侯在位的后期,齐、秦等大国已经认识到魏国的一蹶不振与赵国的悄然崛起。
赵国已经成为列强眼中钉,这已经不是赵肃侯今生所能左右。
纵观其一生,还是值得肯定,他果敢与武略为其子赵武灵王赵雍树立榜样,也为发起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以适应更大规模的兼并战争赢得宝贵的时间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