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肃侯:魏国的一蹶不振与赵国的悄然崛起

赵肃侯

赵国第五位国君

赵肃侯(?—前326年),赢姓,赵氏,名语,战国时期赵国第五代君主。赵成侯之子。

前350年,赵成侯卒后,与公子緤争位,緤败而奔韩,赵肃侯始立。

即位初,夺端氏,徙晋君至屯留。

赵肃侯二年(前348年),赴阴晋会魏惠王。

赵肃侯三年(前347年),朝见周天子。

赵肃侯六年(前344年),攻打齐国,取唐城。后又攻魏之首垣。

赵肃侯十五年(前335年),建造寿陵,帝王墓称陵自此始。

赵肃侯十七年(前333年),赵肃侯因对魏、齐两国联合互尊为王一事不满,派军攻魏,久攻不下,被迫撤军。

为防御魏、齐两国的报复,赵肃侯在漳水和滏水之间修筑长城。

赵肃侯十八年(前332年),齐、魏联合攻打赵国,赵肃侯下令挖开黄河大堤放水淹灌齐、魏联军,齐、魏联军撤走。

赵肃侯二十二年(前328年),赵国将领赵疵与秦军交战,赵疵战败,秦军占领赵国蔺地和离石。

赵肃侯二十四年(前326年),赵、韩联军包围魏国的襄陵。

同年,赵肃侯去世,其子赵雍即位,是为赵武灵王。

继承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