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

处理完朝堂的烂摊子,木子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元帅府。

他推开后院的门。

一盏温暖的灯火,驱散了院中的黑暗。

石桌旁,李师师趴在那里,似乎是等他等得睡着了。

身上,只披着一件单薄的衣衫。

木子于走过去,脱下自己的外衣,轻轻地披在她身上。

李师师被惊醒,揉着惺忪的睡眼,看到是他,脸上立刻绽放出笑容。

“夫君,你回来了。”

“怎么不去屋里睡?”木子于的声音里,带着责备。

“想等你。”李师师站起身,很自然地帮他整理衣领,“饿了吗?我给你热了饭菜。”

“不饿。”

木子于握住她冰凉的小手,拉着她走进房间。

“以后不许在外面等,着凉了怎么办?”

“嗯。”李师师乖巧地点头,心里却甜丝丝的。

木子于让她在床边坐下,自己则蹲下身,脱掉她的鞋子,将她那双冰凉的小脚,放进了自己的怀里。

用手,轻轻地为她搓揉着。

“夫君……”李师师的脸颊绯红,想把脚缩回来。

“别动。”

木子于没有抬头,只是专注地,用自己的体温,温暖着她。

李师师不动了。

她看着眼前这个男人,眼眶,不知不觉就红了。

“夫君。”她轻声开口。

“嗯?”

“我们的孩子,你给他想好名字了吗?”

木子于的动作顿了一下。

他抬起头,看着李师师,她的眼睛在烛光下,像两颗亮晶晶的星星,充满了对未来的期盼。

“想好了。”木子于的脸上,露出了一个罕见的、温柔的笑容。

“如果是个男孩,就叫‘木安’,平安的安。”

“我希望他,能一辈子平平安安,不要像我一样,活在刀光剑影里。”

“如果是个女孩,就叫‘木念’,思念的念。”

“为什么?”李师师好奇地问。

木子于没有回答。

他低下头,继续为她暖着脚。

因为,他怕有一天,他回不来了。

他想给她,也给自己,留一个念想。

第二日清晨。

木子于难得没有早起。

他睁开眼时,身边的位置已经空了。

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米粥香味。

他起身,穿好衣服,走出房间。

院子里,李师师正端着一碗粥,从厨房里走出来。

看到他,她笑着迎上前来。

“夫君醒啦?快来,尝尝我新熬的粥。”

两人在石桌旁坐下。

一碗白粥,一碟咸菜。

简单,却透着家的味道。

“夫君,”李师师一边为他布菜,一边状似无意地问,“北境的事,要紧吗?”

她很聪明,从不直接问军国大事,只问他要不要紧。

“没事。”木子于喝了一口粥,“一些跳梁小丑而已,翻不起什么大浪。”

他不想让她担心。

李师师“哦”了一声,低下头,小口地喝着粥。

她知道,他在安慰她。

她从他昨夜回来时紧锁的眉头,和身上那股挥之不去的疲惫中,已经猜到了一切。

“夫君,”她忽然抬起头,眼睛亮晶澄的,“等孩子出生了,我们……我们离开长安,好不好?”

木子于拿着勺子的手,停在半空。

“离开长安?”

“嗯。”李师师点头,眼神里充满了向往,“我们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买几亩地,你种田,我织布。"

“我们再养一条大黄狗,生一群孩子。再也不管这些打打杀杀的事情了。”

她描绘着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田园画卷。

木子于看着她,曾几何几时,他有过一瞬这个想法。

但这绝对不可能,也不是他想要的。

他始终记得自己的使命。

“好。”

他笑着,答应了她。

尽管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善意的谎言。

李师师却当真了,高兴得眉眼弯弯。

吃完早饭。

“走,我带你去看样东西。”木子于拉起她的手。

“去哪?”

“一个能让你刚才说的那些,都变成现实的地方。”

半个时辰后。

一辆朴素的马车,停在了渭水河畔的皇家农庄外。

霍去疾早已接到命令,等在门口。

看到木子于扶着李师师下车,他连忙上前行礼。

“元帅,夫人。”

“嗯。”木子于点头,“带夫人四处看看。”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