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
乐毅率领的伐齐战役也在此刻达到白热化阶段。
别看秦国是断胳膊断腿的老卒,赵国是胆大滔天的罪犯,但在人数上,那可是实打实的三十万大军。
若再算上征途中负责后勤的百姓,其数量早已突破五十万。
上一次出现这样大规模的军团,还得追溯到嬴驷暴毙,六国攻打函谷关之际。
可惜,秦国有函谷关这座天下第一雄关,但齐国没有。
秦赵两军作为花瓶,同楚国的十万大军率先发起进攻,一连攻克九城。
其声势浩大战无不胜的姿态,让齐军误以为联军主力在此,故同样派出绝大部分兵力在河西同楚秦赵三国决战。
而乐毅则率领的魏韩燕十万大军,从赵国东南方南下,直扑齐国的齐西之地,并以此为跳板攻取齐国国都临淄。
很明显,河西地的楚军只不过是佯攻,由乐毅率领的这支三国联军才是真正的主力。
至于他是怎么说服楚军,让他们牵扯齐军主力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从这里倒也能看出,乐毅绝非简单的武将,而是一位会动脑的帅才。
若此前的伐秦之战是他在统帅,或许联军就不会勾心斗角然后败走了。
面对乐毅的大军压阵,此时的齐王只能匆忙征召兵员,并任命触子和达子为将军,前往齐西迎战。
可面对齐王御敌于国门外的战术策略,大将触子皱眉道:“启禀我王,齐西战场敌强我弱,不宜主动出击。”
“我军当利用汲水沿河固守,待联军军心不稳再主动出击也不迟啊!”
可风光了一辈子的齐王,焉能忍受敌军打到脸上来,当即色厉内荏道:“你给我听好了!”
“你要是不出战御敌于国门外,寡人就灭你的宗族,挖你的坟!”
与此同时。
乐毅率领的大军浩浩荡荡驻扎在汲水河畔。
明明形势一片大好,可他脸上却是止不住的忧虑,每隔几炷香的时间就会唤来传令兵,询问天下可有战事爆发。
正如秦将所说,他所剩时间寥寥无几。
若不能在秦楚赵三国爆发大战前夕,平定临淄攻克齐国,待联军退走,他燕国必定会受到齐国的雷霆之怒。
不过着急归着急,最基本的军事造诣还是没丢,一路上稳扎稳打,每平定一座城池便会约法三章,最大程度保证齐人的生活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