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深处有乾坤

双生魂记 山海云夕 7887 字 3个月前

【卧槽(消音)!科举舞弊?】

【唐朝的科举也有黑幕吗?】

【信息量好大,主播快追问下去】

阿楚和晏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

他们跟着苏明远走进福来客栈,选了个僻静的包间,铁蛋负责在门口警戒,防止有人偷听。

苏明远喝了杯热茶,才慢慢平复下来,缓缓开口说道,“三年前我本已考中进士,却在放榜前被人顶替,那人正是吏部侍郎李嵩的侄子李明轩。”

晏辰皱眉问道,“你有证据吗?”

苏明远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卷纸,“这是我当年的答卷底稿,上面的策论曾得到主考官的赞赏,说有匡扶社稷之才,可最后放榜却没有我的名字。”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悲愤,“我不甘心,曾去吏部申诉,却被他们以‘无凭无据’为由打了出来,还被警告不许再闹事,否则就让我永远离不开长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阿楚翻看着答卷,上面的字迹工整,论点清晰,确实是篇好文章。

她忍不住咋舌,“这都能被顶替?这李嵩也太胆大包天了吧。”

“岂止胆大包天,”苏明远苦笑一声,“据说当年被顶替的不止我一个,还有好几个寒门学子,都是因为没有后台,才被那些权贵子弟抢走了功名。”

晏辰若有所思地说,“这么说来,今天那些人是想杀人灭口?”

苏明远点头,“我这次来长安,就是想找到当年和我一同落榜的学子,搜集证据,揭发李嵩的罪行,没想到刚到长安就被他们盯上了。”

阿楚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你刚才说李嵩的侄子叫李明轩?我好像在哪听过这个名字。”

晏辰也觉得耳熟,打开手机搜索了一下,很快找到了相关信息,“李明轩现在是监察御史,据说还颇受重用,前段时间刚上了一道奏折,弹劾了好几个地方官。”

苏明远听到这话,气得拍了下桌子,“他一个靠舞弊上位的草包,凭什么弹劾别人?”

【这反转有点意思,坏人身居高位】

【所以苏公子是想揭露真相吗?】

【感觉事情没那么简单,这李侍郎背后会不会还有更大的靠山?】

阿楚看着激动的苏明远,突然问道,“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李嵩敢如此明目张胆地舞弊?难道就不怕被揭发吗?”

苏明远愣了一下,摇摇头,“我没想过那么多,只知道他在朝中势力很大,很多官员都怕他。”

晏辰若有所思地说,“这背后恐怕牵扯到更复杂的势力,甚至可能与当今朝廷的派系斗争有关。”

他顿了顿,看向苏明远,“你确定要继续查下去吗?这可能会很危险。”

苏明远眼神坚定,“我不怕!就算拼了这条命,也要还我们这些寒门学子一个公道!”

阿楚被他的决心打动,握住晏辰的手说,“晏辰,我们帮他吧。”

晏辰回握住她的手,温柔地笑着说,“你想帮,我自然陪你。”

他转向苏明远,“我们可以帮你,但你要先告诉我们,当年和你一起被顶替的还有哪些人,他们现在在哪里。”

苏明远感激地看着他们,“多谢二位!我只知道其中一个叫张旭,如今在长安城外的灞桥做教书先生,其他人我就不清楚了。”

阿楚看了看时间,对晏辰说,“天色不早了,咱们先休息一晚,明天去拜访那位张旭先生吧。”

晏辰点头同意,又点了几个长安特色的菜肴,让苏明远也尝尝。

苏明远看着桌上的胡饼、酪樱桃和波斯的蜜饯,忍不住感叹,“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吃到这些,我刚到长安时连个馒头都买不起。”

阿楚笑着给他夹了块樱桃,“别客气,就当是提前庆祝咱们旗开得胜。”

【主播这是要开启探案模式了吗】

【期待明天的剧情,希望能找到更多线索】

【铁蛋今晚不用充电吗?要不要给主播刷个充电宝?】

吃过晚饭,三人开了两间房,苏明远一间,晏辰和阿楚一间。

关上门,阿楚才松了口气,瘫倒在床上,“今天可真刺激,刚到长安就遇到这么多事。”

晏辰坐在床边给她揉腿,笑着说,“这才只是开始,你以为安史之乱前的长安真的那么太平吗?”

阿楚翻身抱住他的腰,抬头看着他,“你的意思是,这科举舞弊背后还有更大的阴谋?”

晏辰点头,“李嵩只是个吏部侍郎,能一手遮天必然有后台,而他的后台很可能就是当朝的宰相杨国忠。”

阿楚恍然大悟,“怪不得呢,杨国忠和安禄山是死对头,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联系?”

“很有可能,”晏辰若有所思地说,“三年前的科举舞弊,或许就是杨国忠安插自己人的手段,而那些被顶替的学子,很可能无意中发现了什么秘密。”

他顿了顿,捏了捏阿楚的脸颊,“看来咱们这次不仅能追星,还能当一回侦探了。”

阿楚咯咯笑起来,在他脸上亲了一口,“那我就是侦探夫人,专门负责貌美如花。”

晏辰低笑出声,翻身将她压在身下,声音低沉带着磁性,“那我就负责让夫人……乐不思蜀。”

阿楚脸一红,伸手推他,“讨厌,说什么虎狼之词呢。”

晏辰在她耳边轻咬一口,“难道你不喜欢?”

【主播你们房间的声音有点大哎】

【虽然不知道在干嘛,但感觉很热闹】

【是不是在玩什么游戏?带我一个呗】

阿楚听到弹幕的声音,连忙推开晏辰坐起来,整理了一下衣服,对着镜头吐了吐舌头,“没什么啦,我们在讨论明天的计划呢。”

晏辰凑到镜头前,笑着说,“各位早点休息,明天带大家去灞桥看柳树,据说那里的柳枝特别适合送人。”

跟观众道别后,阿楚关掉直播,才发现自己的脸颊还在发烫。

晏辰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肩窝,“怎么脸红了?是不是想到什么不该想的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阿楚转身捶了他一下,嗔怪道,“都怪你,说些有的没的。”

晏辰抓住她的手放在唇边轻吻,眼神温柔,“好了不逗你了,早点睡吧,明天还要早起。”

两人洗漱过后躺在床上,阿楚蜷缩在晏辰怀里,很快就睡着了。

晏辰却没有睡意,看着窗外朦胧的月色,若有所思。

他总觉得这次的长安之行不会那么简单,那个苏明远看起来虽然老实,但眼神深处似乎藏着什么秘密,而那个刀疤脸背后的势力,也绝非仅仅是李嵩那么简单。

看来,长安的水比他想象中还要深。

第二天一早,三人吃过早饭就出发前往灞桥。

灞桥位于长安城东,是古人送别亲友的地方,两岸种满了柳树,每到春天柳絮纷飞,十分浪漫。

只是此时已近深秋,柳树的叶子早已泛黄,显得有些萧瑟。

苏明远带着他们来到桥边的一间茅草屋前,轻轻敲了敲门,“张兄,在家吗?”

过了好一会儿,门才吱呀一声开了,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青色长衫的中年男子探出头来,看到苏明远,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明远?你怎么来了?”

苏明远连忙介绍,“张兄,这两位是晏辰和阿楚,是我的朋友,特来拜访你。”

张旭警惕地看了看晏辰和阿楚,又看了看四周,才让他们进屋,“快进来吧,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屋里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墙角堆着一些书籍,看起来确实像个教书先生的住处。

张旭给他们倒了水,开门见山地问,“明远,你是不是出事了?我昨天看到有人在西市打听你的消息。”

苏明远点点头,把昨天的遭遇说了一遍,“张兄,我这次来是想……”

他话没说完,就被张旭打断了,“你是不是想继续查三年前的事?”

苏明远坚定地说,“是!我不能让那些奸佞小人逍遥法外!”

张旭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绝望,“没用的,明远,我们斗不过他们的。”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地说,“其实,当年被顶替的学子中,已经有两个人‘意外’去世了,一个失足落水,一个病死在床上,谁知道是不是被人害死的。”

阿楚和晏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这果然不是简单的科举舞弊,而是一场有预谋的灭口。

【我的天,这也太吓人了吧】

【所以苏公子现在很危险?】

【这些人也太猖狂了,连人命都敢害】

晏辰沉声问道,“张兄,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要针对你们吗?仅仅是因为你们被顶替了?”

张旭摇头,“我也不知道,不过我隐约觉得,这和当年咱们在考卷中写的内容有关。”

“考卷内容?”阿楚好奇地问,“你们都写了什么?”

张旭回忆道,“当年的策论题目是‘论边患’,我写的是应该安抚边疆,慎用武力,而安禄山拥兵自重,恐有后患。”

苏明远也点头,“我写的和张兄差不多,也是建议削弱安禄山的兵权,加强中央集权。”

晏辰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你们这是得罪了安禄山啊。”

阿楚却皱起眉头,“可顶替你们的是杨国忠的人,杨国忠不是和安禄山不和吗?按理说应该支持你们才对。”

这就奇怪了,杨国忠和安禄山是死对头,按道理来说,打压主张削弱安禄山兵权的学子,对杨国忠并没有好处。

除非……这里面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张旭突然想起什么,“对了,我记得当年有个叫赵衡的学子,他的策论写得最尖锐,直指安禄山有谋反之心,后来放榜时也没有他的名字,听说他回老家后,没多久就被人诬陷通敌叛国,满门抄斩了。”

“什么?”苏明远震惊地说,“赵兄他……他竟然……”

张旭叹了口气,“所以我劝你还是算了吧,明远,保命要紧,别再查下去了。”

晏辰却不这么认为,“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就算苏公子想收手,那些人也未必会放过他。”

他看着张旭,“张兄,你真的甘心就这么算了吗?看着奸佞当道,忠良被害?”

张旭沉默了,脸上露出挣扎的神色。

过了很久,他才抬起头,眼神坚定,“我不甘心!如果能揭露真相,就算死也值得!”

晏辰欣慰地点点头,“好,那我们就一起查下去。”

他顿了顿,“现在我们需要找到证据,证明当年的科举舞弊,以及赵衡等人的死有问题。”

张旭想了想,“我知道有个人可能有线索,他是当年负责誊抄考卷的小吏,名叫王福,据说他后来被辞退了,就在长安城里做小生意。”

晏辰眼前一亮,“太好了,我们现在就去找他。”

张旭却拦住他,“别急,王福那个人胆小怕事,未必会说实话,而且他现在可能也被人监视了。”

他想了个主意,“今天晚上是上元节,长安城里会放花灯,人多眼杂,咱们可以趁机去找他。”

小主,

众人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决定晚上再行动。

白天的时间,他们就在灞桥附近闲逛,苏明远和张旭讲述着当年的种种细节,阿楚和晏辰则在一旁分析着其中的疑点。

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长安城里张灯结彩,到处都是赏灯的人群,热闹非凡。

四人按照张旭给的地址,来到了位于东市附近的一条小巷,找到了王福开的杂货铺。

杂货铺不大,里面堆满了各种杂物,一个身材瘦小的中年男子正在收拾东西,正是王福。

看到苏明远和张旭,王福吓得手一抖,东西掉在地上,“你……你们怎么来了?”

苏明远上前一步,诚恳地说,“王大哥,我们是来向你打听一件事的。”

王福紧张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有什么事快说,别在这里逗留。”

晏辰开门见山,“我们想知道,三年前的科举考卷,是不是被人动了手脚。”

王福脸色一白,连连摆手,“我不知道,你们别问我,我什么都不知道。”

阿楚看出他是害怕,柔声说,“王大哥,我们知道你有难处,但现在已经有人因为这件事丢了性命,如果你知道什么,就告诉我们吧,也算积德行善了。”

王福犹豫了很久,终于咬了咬牙,“跟我来后院说。”

来到后院,王福才低声说道,“其实当年我确实看到李明轩的考卷被换了,是李侍郎亲自让人来办的,还塞给我五十两银子让我闭嘴。”

晏辰追问,“那赵衡的考卷呢?你有没有看到?”

王福点头,“看到了,那篇策论写得真是好,我当时还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可后来就再也没见过那考卷,估计是被人销毁了。”

他顿了顿,又说,“而且我还听到李侍郎和一个黑衣人说话,说什么‘安禄山那边已经安排好了’,‘这些学子留着是祸害’之类的话。”

安禄山?

众人都愣住了。

杨国忠的人,竟然在和安禄山勾结?

这怎么可能?他们不是死对头吗?

【这反转也太惊人了吧!杨国忠和安禄山竟然勾结?】

【我历史学的不好,这是真的吗?】

【原来历史书上的内容都是骗人的?】

阿楚和晏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

他们一直以为杨国忠和安禄山是死对头,却没想到两人竟然暗中勾结,那安史之乱的爆发,背后是不是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王福看到他们的表情,又补充道,“我还听说,李侍郎最近经常和一个叫‘影’的组织来往,那个组织的人个个身手不凡,专门替人处理麻烦。”

“影组织?”晏辰皱眉,这个名字他从未在历史记载中见过。

看来这长安城里,还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就在这时,铁蛋突然低声说,“有人来了,在屋顶上。”

众人脸色一变,王福吓得躲到桌子底下,“是……是影组织的人吗?”

晏辰示意大家别出声,自己则和铁蛋悄悄来到门口,准备应对。

屋顶上的人似乎也察觉到他们发现了,索性不再隐藏,直接破窗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