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出征

支持格物苑的官员也不甘示弱,李侍郎反驳道:“王御史此言差矣!如今我大明面临外敌侵扰,格物之学能提升军事力量,保家卫国。若因循守旧,拒绝新学,大明如何能在乱世中立足?”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朝堂气氛剑拔弩张。

朱元璋看着争吵的群臣,心中暗自思量。

他深知保守派势力庞大,且科举制度确实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但他也相信朱雄英的眼光,格物之学有着巨大的潜力。

这时,朱雄英站了出来。

神色坚定地说道:“诸位大人!格物之学并非要取代科举,而是与科举相辅相成。”

“如今阿鲁台部屡屡侵犯我大明边疆,燧发枪作为格物成果,在战场上能发挥巨大作用。

“若我们固步自封,拒绝接受新事物,大明如何发展?如何强大?”

朱雄英的一番话,让朝堂上不少官员陷入沉思。

一些原本摇摆不定的官员,开始重新审视格物之学的价值。

朱元璋见时机成熟,缓缓开口道:“大孙所言甚是。格物苑考试继续推行,但科举制度也不可废,二者并行,为我大明选拔更多的人才。”

朱元璋的决定让保守派官员们虽心有不甘,但也不敢再公然反对。

朱雄英趁热打铁,提出一系列加强格物苑建设的措施,如增加经费投入、扩大招生规模等,均得到了朱元璋的批准。

另一边,在草原上,阿鲁台虽表面上对大明的燧发枪不屑一顾,但私下里却十分忌惮。

他一面加强部落的防御工事,在各个要道设置陷阱、鹿角;

一面派出大量探子,密切关注大明军队的动向。

阿鲁台深知,这场战争若输了,他在草原上的地位将岌岌可危,所以必须全力以赴。

随着出征日期的临近,韩山率领的五万大军在边关集结完毕。

士兵们身着崭新的铠甲,手持燧发枪,士气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