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如今的君子六艺还有啥

朱元璋的想法很简单,既然自己现在拿海外的倭寇没有办法。

那就你们这些儒家的学者上,若是连这样的小事都摆不平,那还扯什么里根楞。

听到这种不切实际的言论,一众文臣是敢怒不敢言。

他们是人,岂可与畜生相提并论?

与那些倭寇讲道理,估摸着还没等自己开口呢,对方的钢刀就已经招呼到自己的头顶。

见群臣不吭声,朱元璋压低声音道:“不要以为朕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

“马放南山,刀枪入库,满嘴的仁义道德,这就是你们想要的结果吗?”

要不是此时的陛下脸色过于难看,这些文臣还真想高呼“万岁”,竟然连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都能够猜到。

朱元璋继续道:“在朕看来,咱大明的敌人也是这样想的,当年的大宋也是这样做的。”

“所以他们重用文臣,主动将自己的武功给废了!”

“重文轻武,所以导致战场上,屡战屡败,将一手好牌打稀碎!”

“远了不说,咱们就说说前些日子倭寇入侵之事,要不是皇孙亲自带人过去平定,你们说他们现在应该在哪里?”

区区不到百人的倭寇,竟然打的数钱卫所兵抱头鼠窜,这是他大明的耻辱,即便不愿意提起,也不愿见文臣在自己面前放屁。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好似一个巴掌,无情的抽打在众文官的脸颊上。

正如陛下所言,平日之中,他们除了讲述一些大道理之外,便什么都不会了。

只是他们心底认为,本朝的科举,乃是读书人的立身之本,决不可轻易动摇。

即便是制度制定者,当今陛下朱元璋,也不能轻易废除此制度。

因为这其中牵扯到的利益团体,实在是太大了,足以动摇整个国家的根本。

伴随着陛下有理有据的反驳后,众文臣已经隐隐察觉到,事情已经开始脱离他们的掌控,甚至可以说,已经让他们有些招架不住了。

同时,众人也发现陛下要改革科举的决心,不然的话,陛下绝不会在此事上,做那么多的功课。

见一众文臣不吱声,但脸颊上依旧挂着不服之色,显然是没有胆量继续与陛下辩驳。

朱元璋冷笑道:“朕是平民出身,没有读过多少圣贤书,却也知晓儒家不只是舞文弄墨、皓首穷经,更有君子六艺一说,就是不知诸位爱卿,学到几成?”

礼、乐、射、御、书、数,为六艺。

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后,如今恐怕仅仅剩下礼、乐、书,三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