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半张脸被炸飞,他却走出两里地:1959年沈阳深山悬案

然而,现场勘查很快出现了更令人费解的发现。

技术员小张在距离尸体十多米外的地方发现了第一处血迹,接着是第二处、第三处...这些滴落的血迹竟然连绵不绝,沿着蜿蜒的山路一直向后延伸。

这不对劲。徐功伟蹲下身,用手指蘸取一点尚未完全干涸的血迹,如果是当场死亡,血迹应该主要集中在尸体周围。

专案组当即决定兵分两路,一队留守检验尸体,另一队沿着血迹反向追踪。这一追,就是整整两里多地。

最终,在一片较为茂密的灌木丛中,侦查员们找到了血迹的源头——这里有一大滩已经半凝固的鲜血,周围的灌木枝杈多有折断,泥土上留下了明显的挣扎和翻滚的痕迹。

这里才是第一现场。徐功伟仔细观察着这片区域,受害人在此遭受重创后,竟然挣扎着走出了两里多路,最后才力竭身亡。

这个发现让案件更加扑朔迷离。什么样的伤害能让一个人在面部遭受如此重创后,还能保持行动能力?

如果是凶杀,凶手为何不在第一现场直接结果受害者的性命?

回到公安局解剖室,徐功伟对尸体进行了细致的检验。

他发现死者舌体右侧有明显的瓣状爆裂创,整个右颊以爆炸点为中心呈放射状皮肉外翻,上下颌骨粉碎性骨折。

所有这些迹象都指向一个结论:爆炸确实是在受害人口腔内发生的。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他受伤后还能行走。徐功伟在案情分析会上指出,爆炸的能量主要向上方和右侧释放,虽然造成了面部的严重损伤,但并没有立即破坏维系生命的重要器官。

与此同时,对死者衣物的检验也有了重要发现。在烧焦的衣襟内侧,技术员找到了几颗比米粒还细小的铁屑。

经验丰富的老技工辨认后认为,这很像是当地农具厂里常见的铧犁碎片。

难道是有人把爆炸物塞进了他嘴里?刑侦科长李明提出了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