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辽源焚尸案:新警驳局长的定论,硬刚“自焚”疑案(2)

警方迅速行动。小诊所的医生翻遍了记录本,又使劲回忆了一番,非常肯定地说:“25号晚上?没有姓赵的女同志来看胃病,那天晚上拢共没几个病人,我记得清着呢。”

紧接着,警察跑到赵晓莲的工厂,挨个询问她的同事。结果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所有人都摇头,异口同声地表示,25号晚上根本没人陪赵晓莲去看病,更别提什么“同事的对象”了!赵晓莲对弟弟撒了个弥天大谎。

带锁的日记本

为了寻找赵晓莲自杀的动机,孙玉金带人仔细搜查了她的家。屋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孩子的玩具还整齐地摆在桌上,灶台擦得锃亮。

这哪里像一个准备告别世界的人留下的景象?没有遗书,没有撕碎的照片,找不到任何显示她近期情绪崩溃、想要轻生的蛛丝马迹。

然而,在翻查赵晓莲的私人抽屉时,一个带锁的笔记本引起了孙玉金的注意。

撬开锁,里面是娟秀的字迹。翻到7月24号——也就是她“去看病”失踪的前一天——那一页,几行字像重锤敲在孙玉金心上:

“两口子过日子,最金贵的是啥?是钱,还是命?有命在,才有福享;命没了,金山银山也是空的。这次你一声不吭就跑长春去了,为啥连句话都不给我留?我知道你是为了工作。可我们是睡一个炕头的夫妻啊!我赵晓莲难道是那种不懂事、会拖你后腿、耽误你工作的糊涂蛋吗?走之前为啥不能告诉我一声?我们之间,除了夫妻情分,是不是也该有点各自该知道的‘权利’?我现在觉着,我这当老婆的‘权利’,好像都叫你给弄没了……我得跟你好好掰扯掰扯,把我该知道的‘权利’,要回来!”

字里行间浸满了委屈、不解,还有对丈夫李向东偷偷溜去长春的强烈愤怒。

显然,在失踪前,这对夫妻爆发了激烈的冲突,丈夫不告而别去长春,是点燃矛盾的火药桶。这本日记,让“自杀”的结论显得更加苍白无力,家庭内部的巨大阴影浮出水面。

“出差长春”的丈夫与神秘报信人

警方立刻找到李向东的单位。领导的答复却出人意料:“长春?我们跟那边压根儿没业务!

怎么可能派李向东去出差?” 更诡异的是,李向东已经连续十几天不见人影了,单位既不知道他去哪儿了,也没收到任何请假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个大大的问号在孙玉金脑中炸开:李向东不仅没去长春,还玩起了失踪!

那么,赵晓莲在日记里写丈夫去了长春,她是怎么知道的?日记里明明抱怨丈夫“走之前为啥不告诉我”,显然不是李向东亲口说的。那这个“长春”的消息,是谁告诉她的?

孙玉金再次找到赵晓军深挖细节。赵晓军努力回忆后,提供了一个关键信息:

就在姐夫李向东不见了的第二天早上(大概是7月22号),他碰见姐姐赵晓莲正慌慌张张地边走边穿外套去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