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月号”驶离火星轨道时,舷窗外的红色沙海仍清晰可见,绿色植被带如同镶嵌在红绸上的翡翠,透着新生的生机。当飞船调整航线,进入太阳系内侧轨道,一颗被浓厚黄色云层彻底包裹的星球逐渐占据整个视野——那便是金星,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其地表温度甚至超过了更靠近恒星的水星。
厚重的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云层如同密不透风的琥珀色屏障,将恒星的光芒折射成昏黄的光晕,层层叠叠的云浪在星球表面翻滚,带着令人窒息的灼热感。飞船尚未靠近,舱外的温度传感器便已传来预警,护盾外层的能量波动明显加剧,仿佛连宇宙空间都被这颗星球的高温炙烤得扭曲。
“指挥官,金星轨道环境参数全面监测完成。”林辰的声音在通讯器里带着一丝凝重,指尖快速敲击操作面板,屏幕上弹出一组密密麻麻的数据,“地表平均温度462℃,极端区域可达485℃;大气成分检测:二氧化碳占比96.5%,二氧化硫占比2.8%,其余为微量氮气、氩气及惰性气体,无任何游离氧。大气压强高达地球标准大气压的92倍,相当于地球海底1000米的压力,普通金属在此环境下会被轻易压垮。云层垂直厚度达20公里,从高空到地表温度梯度极大:50公里高空云层区温度稳定在70℃左右,压强接近地球标准大气压,是金星人类的主要活动区域;30公里以下云层温度骤升至200℃,硫酸雾浓度激增,腐蚀性极强。”
叶云天凝视着舷窗外翻滚的黄色云层,指尖在观测屏上轻轻划过,屏幕上同步显示出云层剖面的三维模型:“启动‘云月号’的第三代抗高压高温护盾,输出功率调至70%,抵御硫酸雾腐蚀和高压冲击;按照金星大气能源局提前提供的加密坐标,前往50公里高空的云层能源站。通知岩火族专家炎煌,做好技术对接准备,重点检查耐高温涂层样本和遥控开采设备的参数校准。”
“收到!炎煌专家已在设备舱待命。”
炎煌是M27核心合作星球熔核星的岩火族成员,身高近三米,比普通人类高出一个头,皮肤呈深邃的暗褐色,体表覆盖着细密的鳞片,鳞片边缘泛着暗红色的光泽,如同冷却后的熔岩;他的瞳孔是炽热的橙红色,眼白呈深灰色,说话时会不自觉地呼出带着热气的气流;双手的指关节粗壮,指尖有尖锐的角质层,能轻易抓取高温物体。熔核星地表常年流淌着熔岩河,大气中充斥着酸性气体,岩火族在亿万年的进化中,不仅天生适应极端高温环境,更对热能利用、抗腐蚀材料和高温能源开采技术有着极致的研究,正是此次破解金星困境的关键技术支撑。
“云月号”缓缓穿透金星厚重的云层,飞船外壳与云层摩擦产生的气流冲击着护盾,发出持续的轻微嗡鸣。下方的云层如同沸腾的黄色岩浆,翻滚涌动,偶尔有亮白色的闪电在云层深处穿梭,照亮下方暗红色的地表轮廓——那是流淌的熔岩和裸露的岩石。当飞船抵达50公里高空的云层稳定区时,一片悬浮在云海中的巨大建筑群赫然映入眼帘——那便是金星的云层能源站,人类在这颗炼狱般的星球上建立的能源核心。
这些能源站由无数个六边形的漂浮模块拼接而成,每个模块直径约50米,模块之间用粗壮的耐高温合金管道连接,管道表面覆盖着一层暗灰色的陶瓷防护层,在昏黄的光线下泛着冷硬的光泽。每个模块的底部都装有三台反重力推进器,喷出淡蓝色的能量流,如同巨大的蜂巢,稳稳地悬浮在云层中。模块的侧面布满了散热格栅和能量传输接口,部分格栅上已经凝结出淡黄色的晶体——那是硫酸雾冷却后形成的硫酸盐,透着刺鼻的硫磺味。
远处,还有数艘小型运输艇在能源站之间穿梭,艇身呈流线型,同样采用暗灰色抗腐蚀材质,尾部的推进器喷出的能量流被压缩成细长的光柱,飞行时留下淡淡的轨迹。运输艇的舱体上印着金星大气能源局的徽章,一枚由火焰和云朵组成的金色标识,在昏黄的光线中格外醒目。
“M27的‘云月号’飞船,这里是金星大气能源局指挥中心,身份验证通过,准许降落至3号停泊位。请保持飞船护盾开启,停泊位已启动区域净化系统,降低硫酸雾浓度。”通讯器里传来一个沉稳的女声,经飞船的实时翻译系统解析,对方是金星大气能源局局长,名叫艾拉,是金星能源领域的权威专家,主导高温温差发电技术研究已有五十年。
“收到,感谢指引。”叶云天回应道,林辰立刻操控飞船调整姿态,朝着3号停泊位缓缓降落。
3号停泊位是一个独立的六边形平台,周围装有透明的能量屏障,屏障内侧不断有气流循环流动,将区域内的硫酸雾过滤排出。当“云月号”精准降落在平台上,能量屏障缓缓闭合,舱门打开的瞬间,一股混杂着硫磺味的灼热气流扑面而来,比火星的干燥热风更为刺鼻,温度明显高于飞船内的环境,让人呼吸都变得燥热。
小主,
叶云天、林辰、炎煌以及两名技术组成员走出飞船,立刻看到等候在停泊位的金星人类。他们身材中等,与地球人类体型相近,平均身高在1.75米左右,皮肤呈均匀的浅铜色,肌理紧致,额头和颈部有细微的散热纹路——这是为了适应70℃的云层环境进化出的生理特征。他们都穿着贴身的银灰色防护服,防护服表面有细密的蜂窝状散热纹路,内部填充着冷却液循环管道,领口和袖口有密封设计,能有效隔绝外界的硫酸雾;头部戴着半透明的聚碳酸酯面罩,面罩内侧流动着淡蓝色的降温液体,能实时调节面部温度,面罩上的微型显示屏显示着大气成分、温度和个人生命体征数据。
艾拉局长站在最前方,她的防护服肩部和胸前有金色的能源局徽章,头发是深褐色的短发,紧贴头皮,面罩后的眼神锐利而谨慎,眼角有细密的皱纹,透着长期应对极端环境的坚韧与疲惫。她的身后跟着两名技术助手,手中拿着便携检测设备,目光好奇而警惕地打量着“云月号”和叶云天团队,尤其是看到炎煌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显然对岩火族的外形感到意外。
“叶云天指挥官,欢迎来到金星。”艾拉的声音透过面罩的通讯器传来,带着一丝金属般的质感,“我已经通过星际网络了解了你们在地球和火星的合作成果,M27的技术实力令人钦佩。我们确实面临着难以突破的困境,也期待你们的技术能为我们带来转机。但在正式谈合作前,我想让你们亲眼看看我们的‘能源宝库’与‘致命枷锁’——只有真正了解这里的环境,才能制定出可行的方案。”
没有多余的寒暄,艾拉转身登上一辆小型悬浮车。这辆悬浮车同样是六边形设计,车身低矮,两侧装有小型推进器,车顶有防护棚,能抵御高空的气流和硫酸雾。叶云天团队紧随其后,登上了两辆同款悬浮车。
悬浮车启动后,平稳地行驶在能源站的连接通道上。通道两侧的墙壁由耐高温合金打造,表面布满了复杂的管线和仪器,部分管线的表面已经出现了斑驳的锈迹,甚至有细微的裂缝,淡黄色的腐蚀性液体从裂缝中渗出,滴落在下方的收集槽中,发出“滋滋”的声响,与收集槽中的液体反应,冒出白色的细小气泡。空气中的硫磺味比停泊位更浓烈,让人忍不住皱眉。
“这里是我们的高温温差转化核心区,也是整个金星能源系统的心脏。”艾拉指着前方巨大的球形设备介绍道,悬浮车缓缓靠近,能清晰看到设备的全貌。这台转化器直径约30米,通体呈暗黑色,表面有凸起的散热鳍片,部分鳍片已经脱落,露出里面被腐蚀得凹凸不平的金属表面,一些连接管道的接口处,缠绕着厚厚的密封带,但仍有少量淡黄色液体渗出。“金星的地表温度达460℃,50公里高空云层区温度约70℃,我们利用这390℃的巨大温差,通过热交换介质循环实现发电,这就是我们的‘高温温差转化技术’。从理论上来说,这种技术的产能足以供应整个金星的需求,甚至还有富余,但实际产能却只有理论值的50%,有时甚至会跌破40%。”
叶云天走近球形转化设备,伸出戴着手套的手,轻轻触碰设备的表面,能感受到透过手套传来的灼热感,以及设备运行时的轻微震动。他注意到,设备表面的防护层已经大面积脱落,露出的金属基材上布满了蜂窝状的腐蚀孔洞,显然是长期被硫酸雾侵蚀的结果。
“问题的根源,就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硫。”艾拉叹了口气,伸手触摸着设备上的腐蚀痕迹,语气中满是无奈,“二氧化硫与大气中的微量水汽结合,会形成高浓度的硫酸雾,这种硫酸雾的浓度是地球工业酸雨的100倍,具有极强的腐蚀性。我们的设备防护层最多只能坚持三个月,就会被硫酸雾腐蚀穿透,导致热交换效率大幅下降,甚至出现管道泄漏、系统短路等故障。我们每年要花费30%的能源和大量的稀有金属,更换设备部件和防护层,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腐蚀的速度永远快于更换的速度。”
炎煌上前一步,巨大的手掌轻轻覆盖在设备的腐蚀处,体表的鳞片微微发亮,橙红色的瞳孔中闪过一丝能量波动。“这种腐蚀属于高温酸性腐蚀,熔核星的熔岩矿脉周边也有类似的极端环境,那里的酸性气体浓度甚至比这里更高。”他的声音低沉而厚重,带着一丝岩浆流动般的共鸣,“你们的防护层材质耐温性足够,但抗腐蚀性不足,分子结构不够致密,无法抵御高浓度硫酸雾的长期侵蚀。而且防护层与金属基材的结合度不够,高温环境下容易脱落,给了硫酸雾可乘之机。”
艾拉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炎煌专家说得没错,我们的技术团队也发现了这些问题,但始终无法找到兼顾耐温性、抗腐蚀性和结合力的材料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