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慧英轻轻握住苏定方的手,柔声道:“定方哥莫要太过忧心,爹爹吉人自有天相,定会没事的。咱们如今能做的,便是守在爹爹身边,听他的话,好好孝顺母亲。”
苏定方点点头,夫妻二人又说了些宽心的话,便一同前往苏邕房中,侍奉在侧。此后几日,苏邕的病情愈发沉重,每日只能靠苦涩的汤药勉强维持着微弱的生机。赵氏夫人整日以泪洗面,泪水浸湿了衣衫,苏定方与高慧英也是心急如焚,日夜守在床边,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轮流照顾苏邕,为他擦拭身体、喂药、翻身,每一个动作都轻柔而小心翼翼。
隋唐年间,天下局势波谲云诡,各方势力暗流涌动,纷争不断。而信都郡的苏府,却被一层阴霾所笼罩,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老将军苏邕,这位戎马半生、战功赫赫的猛将,此刻正卧病在床,形容憔悴,气息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随时都可能熄灭。
苏定方,苏邕之子,满心焦急,在书房中不停地来回踱步。他剑眉紧锁,仿佛两座小山丘紧紧纠集在一起,额头上布满了汗珠,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滚落。手中紧紧攥着一封书信,仿佛那是他最后的希望,只要握紧它,父亲就能转危为安。每走一步,靴底与地面摩擦发出的声响,都重重地敲击在他的心间,让他的心愈发揪紧。
小主,
这时,书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老管家苏忠迈着急促却不失沉稳的步伐走进来。苏忠年事已高,白发苍苍,那一头银发在阳光下闪烁着银光,但脊背依旧挺得笔直,如同屹立不倒的青松,眼神中透着忠诚与干练。
苏定方见苏忠进来,像是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迎上前去,双手将手中书信郑重地递到苏忠手中,声音带着几分急切与恳请:“劳烦老哥哥你一趟,把这封信送往西京长安,送到我恩师三原李靖李道爷,还有吾两位师叔,大判飞行侠张宗迁张二爷、三环剑客红拂女张初尘张道爷手中。务必尽快派人送往长安,去请老三位前来。他们医术高明,定能救父亲一命。”
苏忠双手接过书信,那纸张虽轻薄,此刻在他手中却似有千钧之重。他微微弯腰,语气坚定无比:“少爷放心,老奴定当尽快将信送到。”言罢,苏忠转身,疾步走出书房。他深知此事刻不容缓,一出门便迅速召集了府中最得力的信使,挑选了一匹快如闪电的骏马。那骏马浑身肌肉紧实,鬃毛随风飘动,四蹄强壮有力。他将书信仔细藏好,反复叮嘱信使务必以最快速度抵达长安,路上不可有丝毫耽搁。
信使领命,飞身上马,动作矫健利落。扬鞭疾驰,骏马嘶鸣,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一路扬起滚滚烟尘,向着长安方向奔去。马蹄声哒哒作响,仿佛是生命的倒计时,催促着信使争分夺秒。
长安城中,李靖正与红拂女、张炳在府中谈论天下局势。李靖身着一袭青色道袍,那道袍随风轻轻飘动,手持拂尘,身姿挺拔,气宇轩昂。他的眼神深邃而睿智,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不愧有“活神仙”之名。红拂女一袭红色道袍,恰似燃烧的火焰,手持拂尘,恰似仙子下凡,举手投足间尽显仙风道骨。张炳则身材魁梧壮硕,浑身肌肉隆起,面容刚毅,脸上透着一股豪爽不羁的气势。
此时,信使历经千辛万苦,风餐露宿,终于抵达长安,寻到了风尘三侠的府邸。他累得气喘吁吁,几近虚脱,双腿发软,几乎站立不稳。却强撑着一口气,将书信呈上,结结巴巴地说明来意:“三位……道爷,苏府……苏将军病重,盼您……前去救治。”
李靖接过书信,展开一看,眉头微微皱起,神色瞬间变得凝重。看完后,他与红拂女、张炳对视一眼,眼神中满是担忧,神色凝重地说道:“苏大哥怎么病得这么重?难道是当年中了江魇毒箭的缘故?如今他身患重病,我们自当全力相助。”红拂女和张炳毫不犹豫地点头表示赞同,他们深知苏邕的为人,也明白这份情谊的珍贵。
三人立刻着手收拾行囊,带上各种珍贵的药材和医具。他们动作迅速而有条不紊,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赶到信都郡,救治苏邕。李靖仔细挑选着药材,每一株都精心甄别;红拂女整理着医具,将银针、药罐等一一摆放整齐;张炳则准备着路上所需的干粮和水。一切准备就绪后,三人随信使踏上了前往信都郡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