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与大梁的边境线上。
随着摩擦的升级,这已经不是单纯的两方对骂了,而是直接动起了手来。
郑国大部分军力都受制于大秦,对大梁的防御也是有心无力。
而大梁又是有心算无心,因此几次冲突下来,郑国边疆守军不可避免的落了下风。
被迫丢了几座城镇。
退守到了一座名为凤口关的大型城市中建立防线。
这里是郑国北部最大的城市,也是抵御大梁的关键之地,一座雄关横跨于此,隔绝了大梁继续进军的步伐。
但退守至此地,也就代表着郑国已经丢失了关外六座城镇了。
若是凤口关再一次的失守,那郑国这个本就不大的国家将无险可守。
大梁也能一路畅通,直达郑国王都。
而对于大梁来说,这也是一个关键口。
按照宋濂定下来的战略,只要大秦与郑国起冲突,他们便能乘机以最快的时间攻下凤口关这以关键点。
毕竟,郑国的那点军力,并不具备两线作战的实力。
来防他们大梁,那大秦怎么办?
郑国对大秦,可不像对大梁一样有一座凤口关挡着。
所以郑国必定会调用大量力量防御南部的大秦,而忽视凤口关这边。
只要他们能一举拿下凤口关,那郑国便入无人之境,可随意拿捏。
到时候郑国的主动权便在他们大梁手中。
同时也证明了他们大梁的实力。
那么与大秦谈判的本钱便有了。
接下来大秦是战还是和,就要看大秦的选择了。
如果大秦要打,那大梁便转头支持郑国,促进北方联盟重建,以此来针对大秦。
如果大秦不打,那两方握手结盟,一同瓜分了这北方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