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争,没有了战线,也没有了前方后方。每一个村公所,每一个工作队员,都成了最前沿的阵地。而他,必须想办法,为这些“阵地”,建立起有效的防护。
一团指挥部,气氛压抑。
陈岩的死,给所有干部都敲响了警钟。周卫国连续两天没有合眼,他和教导员反复研究着近期收集到的所有情报。
“敌人改变了打法,我们也要跟着变。”周卫国在一次干部会议上说,声音沙哑,“从今天起,所有外出的干部,必须遵守新的安全条例。”
他宣布了三条规定:
第一,所有干部,尤其是负责一个片区的负责人,必须有至少两名警卫员随行,并且要定期更换住所,绝不能在同一个村子连续过夜超过三天。
第二,各村的自卫队,除了日常训练,增加一项新任务:警戒和排查。注意所有进入村子的生面孔,特别是那些口音不对、行为可疑的货郎、匠人、或者走亲戚的。发现情况,立即上报。
第三,团部成立一个‘锄奸科’。由侦察连经验最丰富的老兵组成,专门负责反特和保卫工作。他们的任务,就是主动出击,把这些藏在暗处的钉子拔掉。
“我们的政权,是扎根在人民里的。敌人想通过暗杀来摧毁我们,那我们就发动人民,让他们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教导员补充道。
会议结束后,周卫国找到了侦察连连长王根生。王根生是个沉默寡言的老兵,枪法准,心思细。
“老王,”周卫国递给他一支烟,“锄奸科,你来负责。人,你从侦察连里随便挑。我只有一个要求,不要等敌人找上门,你要主动去找他们。”
王根生点点头,接过烟,只说了一个字:“是。”
一场看不见的战斗,在根据地的每一个村庄里,悄然展开。
半个月后,束鹿县南部的王马村。
村农会主席王老三,最近正带着村民们清算一个恶霸地主的田产,工作进行得很有成效。按照新的安全条例,他身边始终跟着两名自卫队员,晚上也从不在自己家住。
这天,村里来了一个游方的郎中,自称能治各种杂症。他很热情,给几个村民看了病,只收一点药材成本钱,很快就和村民们混熟了。
村里的儿童团长,一个叫虎子的十二岁男孩,却觉得这个郎中有点奇怪。他发现,郎中给别人看病时,总是有意无意地打听王老三主席的起居和活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