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进宫诊治

仙侠英雄传 一支红烛 2395 字 13小时前

王卓群与年轻太医做了自我介绍,“在下王卓群,”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言罢,他缓缓施以一礼,动作优雅而不失谦逊,仿佛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透露着他良好的教养与不凡的身份。

年轻太医苏明华见状,连忙上前几步,双手微抬,以一种既不失礼仪又略显紧张的姿态回礼。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似乎未曾料到这位神秘莫测的的少年英雄会如此礼遇自己。“下官苏明华,忝为太医院一员,初来乍到,诸多不懂之处,还望王公子不吝赐教,多多指点迷津。”苏明华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诚挚与期待,他的声音清澈,如同山间溪流,虽略显生涩,却饱含对医术的热爱与追求。

随着两人的对话,周围的空气似乎凝固了一瞬,又或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轻轻搅动,让这场偶遇平添了几分不同寻常的意味。王卓群的眼中闪过一丝欣赏,他深知,在这深宫之中,能遇到一位心怀医术、渴望进步的年轻人实属不易。于是,他微微一笑,那笑容温暖而深邃,仿佛能瞬间照亮人心中的阴霾。

“苏太医客气了,江湖儿女,讲究的是以诚相待,相互学习。我虽身在江湖,却也深知医术之道,救死扶伤,乃是天下医者共同之责。若他日有缘,你我定能携手共赴难关,解救苍生于水火之中。”王卓群的话语中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力量,仿佛是在向苏明华发出一个无声的邀请,邀请他一同踏入一场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冒险之旅。

二人言毕,步伐匆匆,在刘纯那略显急促却又不失沉稳的引领下,穿过了紫禁城错综复杂的廊道,每一块青石砖上都仿佛镌刻着历史的痕迹,引领着他们向权力的中心——内阁迈进。阳光透过云层,斑驳陆离地洒在他们肩头,却似乎无法驱散空气中弥漫的那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此刻,内阁首辅解缙正端坐于书房之内,窗外微风拂过,卷起书页一角,却也似乎卷起了他内心的波澜。桌上那张被精心装裱的皇榜,虽已被一名孩童之手轻轻揭下,但那稚嫩的笔迹与未脱的稚气,却与他的预期大相径庭。解缙的眼神在烛光下闪烁不定,眉头紧锁,心中五味杂陈。皇榜之事关乎社稷安危,皇帝龙体欠安,举国上下人心惶惶,而今这突如其来的转机,却由一个孩子带来,怎能不让他心生疑虑?

他站起身,在书房内来回踱步,每一步都踏得地板微响,仿佛是他内心焦虑的外化。解缙深知,此次若不能寻得真才实学之士为皇帝解忧,不仅自己难辞其咎,更可能引发朝野动荡,国家危矣。但转念一想,古往今来,英雄不问出处,或许这位看似不起眼的孩童,真有着超乎常人的医术与智慧,也未可知。

正当解缙心中七上八下,犹如波涛汹涌的大海,难以平复之时,门外传来了刘纯通报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与期待。解缙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归于平静,随即整理衣襟,迈步迎向门外。

“解大人,这位王小友,其医术精妙,常有起死回生之能,我深信其能治好陛下的难疾。而这位,乃是我的弟子苏明华,可与王小友一同参与诊治。”刘纯的话语中充满了诚挚与坚定,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击在解缙的心湖之上,激起了层层涟漪。

解缙的目光在王卓群身上停留了片刻,那双深邃的眼眸中似乎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考量。片刻之后,他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那笑容如同春日里初绽的花朵,温暖而充满鼓舞:“刘大人既然如此推崇,想必王小友确有真才实学。来来来,请进寒舍一叙,让我们共探医道之奥秘。”

解缙的脸上绽放出难以抑制的喜悦之光,他的眉头高高挑起,仿佛春日里初绽的花朵,他的眼神中闪烁着迫切的光芒,仿佛是在探寻一件稀世珍宝的真伪。

接着,刘纯低沉而有力地将皇帝中蛊的秘辛一一道来:“解大人有所不知,皇上近日来身体每况愈下,实则中了南疆奇蛊,此事干系重大,万万不可声张。太医院虽人才济济,但对此等邪魅之物,亦是束手无策。不过,王小友与苏明华可以解此顽疾。”

解缙闻言,心中猛地一凛,“竟然有人敢对九五之尊下此毒手,莫非是蓄意谋反,欲将这大明江山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击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头。

好在竟有二人可解皇帝之蛊,真是上苍保佑,大明江山不至风雨飘摇。

随后,解缙,这位满腹经纶、机智过人的大学士,领着江逸侠与苏明华,两位性情迥异却同样心怀壮志的年轻医者,步入了紫禁城的深处,他们的目标是诊治那位雄才大略、威震四海的帝王——朱棣。后宫的石板路上,他们的脚步声在空旷中回响,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与期待。

王卓群平生首次踏入这权力与奢华交织的禁地。他的目光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间穿梭,每一处雕梁画栋,每一盏流光溢彩的灯火,都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那些只在市井传闻中听闻的奇珍异宝、绝美画卷,如今近在咫尺,令他眼花缭乱,一时之间,竟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心中既有对未知的好奇,也有对这份荣耀与庄严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