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下去,吃枣药丸。
于是,英国人决定直接出兵干预。
鉴于欧洲战场打得正欢,正值用人之际,所以只出动了驻华军队,其中一部分是来自天津卫英租界的驻军,另一部分则是来自威海卫驻军。
先头部队抵达南苑兵营的,是两个营。
而后续将会有两个团陆续抵达。
两个团,两千多人,看着不多,但已经不算少了。
而这两个团的英军,也着实是给张勋的辫子兵涂抹上一层厚厚的阿三油。
本来已经萎靡不振的张勋,属实是被英国人抽冷子搞出来的这个意外之喜,给乐得一蹦三尺高。
当即开始满世界嚷嚷:
“洋人牛逼!”
“英军牛逼!”
在这个时代,两个团的英军,已经差不多是可以平推任何一方军阀势力了——甚至都不用两个团兵力,只需要恐吓那么三言两语,再在支起两门大炮,就可以传檄而定。
有相当部分人,畏惧洋人已经到了骨子里。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徐树铮的“讨逆军”开始畏葸不前,特别是北洋第十六独立混成旅,已经有了退兵的迹象——这并不奇怪,甚至直接跳槽到张勋这面,也不会让人感到任何意外。
于是,张勋的地位也是触底反弹,直线拉升,从马上戴帽ST,直接成了蓝筹股。
而低调登基的大阿哥溥儁——也就是保庆皇帝,也当即在张勋的授意之下,第一时间下诏,通电全国,声明大清加入协约国阵营,对德宣战。
一时间舆论哗然。
且不说这个复辟的清廷有没有资格代表中国宣布对德宣战,单说英国人悍然出兵京城的事情,已经击穿了底线。
根据《金陵条约》、《天津条约》以及《辛丑条约》的内容,英国可以在租界地、使馆区以及铁路沿线驻军,但不代表驻军就可以大规模的进入其他区域,尤其是城市。
而这可是直接进军京城,其行径已经嚣张、无理、霸道到了极点,是对一个国家主权的无情践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