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传来献媚的声音,张涵瞥了一眼,是高个子少尉,正从怀里掏出那包华子,弓着背往旁边卫兵手里递,“抽根烟暖暖身子,这鬼天气冻得人骨头疼。”
卫兵斜着眼扫了下烟盒,没接,下巴朝登记点抬了抬:“少来这套,先去排队。”
“哎哎!”少尉陪着笑,硬是把烟塞到卫兵口袋里,“我就打听两句,这满地的人都是安置的?看这帐篷,得有上千号吧?”
卫兵终于接过烟,摸出打火机点上,吸了一口才说:“一半是撤下来的难民,还有些是来等亲人的家属,哭着喊着不肯走,只能先安置在这儿,每天发两顿热食保活命。”
“那这开销可不小啊!”少尉咂了咂嘴,眼神里透着点算计,“是市里全担着?还是……”
“市政府出大头,硬把我们部队也拽进来分摊。”卫兵翻了个白眼,语气不满,“本来就是地方的活儿,现在倒好,我们的后勤物资都要匀出来,炊事班昨天还说米快不够了。”
少尉连忙点头附和:“可不是嘛!我们从前线撤下来也没带多少东西,还得麻烦你们多照顾……”
“别扎堆闲聊!都过来领号!”
一个戴红袖章的中年男人走过来,手里攥着一把圆形塑料牌,脸拉得老长。
张涵跟着人群上前领了块,上面用马克笔写着“209号”,墨迹还晕着点。
转过头时,那少尉正凑在卫兵身边,低声说着什么,手还在口袋里摸,估计是想再掏点东西。
队伍顺着侧门往里走,走廊墙壁上还贴着半张足球明星海报,边角卷着灰。
尽头的球员休息室里,原本的衣柜全被拆了,换成拼起来的长条木桌,上面摆着七八台旧电脑,键盘敲得噼里啪啦响。
穿深制服的女职员对着屏幕核信息,两个穿文职军装的年轻人蹲在地上整理登记表,时不时对着麦克风喊:“187号!187号在哪儿?到你登记了!”
“在这儿等着,念到号再进。”
小主,
红袖章丢下这句话,转身就进了旁边办公室,关门的力道都透着不耐烦。
张涵找了个靠墙的空位站定,把号码牌揣进内兜。
抬眼扫过休息室里攒动的人影,再想想手中的序号,看来等着安置的绝不止他们一车人,没有两百也得有一百八。
国家这次是下了真功夫统筹安置,可这阵仗背后,怕也跟前线城市不少公务员跑了有关。
毕竟就算端着铁饭碗,待在一线心里也发慌,倒不如干脆丢了差事,往后方找个安稳地方苟活。
正想着,眼角瞥见那少尉刚捏着自己的号码牌转身,立马又凑回了门口的卫兵身边,脸上堆着的笑都快溢出来,那股子讨好劲儿藏都藏不住。
“狗眼看人低的东西!”旁边有人压低了嗓子骂,“在车上的时候有人借烟抽,他抠得连烟盒都不肯拆,现在倒好,直接给卫兵递整包!”
张涵闻言只是轻蔑地勾了勾嘴角。
这种人天生就会钻营,身上永远备着烟、小零食这类能搭话的小物件,见人先笑,嘴甜得像抹了蜜,三两句就能把距离拉近。
当然也跟家庭教育脱不开关系,打小就被家里人耳提面命,教着怎么看眼色、怎么送人情,知道什么人该捧、什么事该凑,把“关系”二字刻在了骨子里。
不像那些没经过这种熏陶的孩子,待人实诚,却不懂这些弯弯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