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不好。”蔡成笑道。“儒家提倡的孝道,亦是大汉新制的核心之一。”
“或许成为县令后有些懂事了,在吾陪陛下出巡前,倒是收到了他的一封信。信上无非是劝我要支持大汉新制,更要为新朝作出应有的贡献。”
“对对对。”阴修再次不失时机地凑了上来。“吾等也期冀为大汉新制的推行与落实,准确地说,为‘成公子变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又是哄堂大笑,笑声中,看向阴修的眼神,都是不屑与鄙夷。
阴修老神在在,根本不理会别人的眼神,只把目光投射在蔡成的脸上。
蔡成微微一笑。
“义先(阴修字)公为前朝少府,肯定精通工部之运作。楚实虽然精通制造,但其理政之能力肯定不如义先公。不知义先公是否愿意入工部辅佐楚实尚书?”
“哈哈,工部,吾之老本行也!吾当然愿意!”
阴修的脸上都快笑出花来了。
其他人则是大眼瞪小眼。
这也行?
如果这样也行的话,自己当然也能直接向成公子要官。
明显,向成公子直接讨个官做,比起向丞相或其他阁老讨要,容易多了。
蔡成看到所有人的目光突然火热了起来,便“哈哈”一笑,道:
“这次让诸公冒着严寒陪陛下出巡,自然是为了让丞相与我多了解诸公,如此,才能在朝堂之上,为诸公安排一合适的职位。
“即使一时之间没有合适之位,诸公也会成为参议郎,为新朝作出贡献。”
杨彪却没管他自己会被安排个什么职务。
他内心中还纠结着自己之前的问题呢。
“公子,既然汝言护民军将领不会反叛,吾姑且信之。然朝廷一直不给有功将士封赏,恐会日久生怨。”
蔡成突然一下子明白了。
这杨彪不仅没有再抗拒大汉新制,而且还真的处心积虑地在为大汉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