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上一个授勋者没有嘎巴一下挂了的话,是不会有新的授勋者诞生的。
次级的爵级司令勋章同样限量,不过数量就多一些,限856位。
再次一级的,是司令勋章,虽然也一样限量,可数量就多了去了,有8960位。
也就是说,女王给出的条件是极有诚意的。
尤其徐谨言还是一位非英国国籍的人士,能够得到这枚勋章的含金量,只会更高。
可惜的是,因为徐谨言是非英国国籍人士,即便获得了这枚GBE勋章,也没办法冠以爵士或者Sir\Dame的名头。
而纸牌屋就简单的多。
虽然纸牌屋的故事背景是21世纪,可其实故事的内核,放在眼下可以,而且是极为精彩的。
只需要对剧情超出这个时代的一些道具,比如手机、电脑还有黑客的情节进行合理的调整就可以了。
唯一麻烦的问题是,冯先生这个角色要怎么改。
毕竟,21世纪华夏已经崛起,成为了世界不可忽视的一极。
但在80年。。。嗯,马上就要81年的眼下,冯先生和背后的华夏,可是没有这个能量的。
在徐谨言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将冯先生这个角色改成了小本子。
前文多次提过,因为米国这几年深陷经济危机和大滞涨之中,小本子反而异军突起,成为了全球GDP第二的发达国家。
首先是白色家电和汽车产品大量涌入北美,对本土的品牌、产品和经济造成了冲击。
引起了米国大量底层制造业蓝领阶层的失业,再加上小本子号称买下米国的口号,引发了米国人强烈的不满和抗议。
后来在白宫的草坪上打砸日货的行为,也反映了这一点。
虽然80年这种情绪还没有蔓延开,只有一些苗头。
可看不惯以及鄙视小本子这种事,已经逐渐成为米国人的政治正确。
嗯,一边看不惯和鄙视,一边大量购买日货这种很迷惑的行为,在米国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但没办法,米国人其实也穷,也贪小便宜啊。。。
所以,将冯先生这个角色改成小本子,不但没有任何违和,反倒是会非常符合目前美利坚的普世价值观。
另外就是,当初纸牌屋拍摄的时候,美利坚关于黑人的政治正确已经非常普遍,所以这部剧里有很多的黑人角色。
80年代反而没有这种情况,也是为什么当初徐谨言写当幸福来敲门,看到黑人吃苦,让白人群体格外的喜闻乐见的原因。
所以,这部剧肯定不会出现几个黑人。
包括之前徐谨言写的几个剧本,也是如此。
时间不知不觉就在码字中走过。
抵达伦敦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莱恩将徐谨言送到机场,买了一张头等舱的机票后,才返回游艇,还要一个月的海上漂泊,才能抵达三藩市。
徐谨言睡了一觉,就回到了三藩市。
提前接到消息的克里,开着车将他从机场接回到了家里。
“还是家里舒服啊。。。”
到家后,脱下难受的西装,洗了个澡,换了一身舒爽的休闲服,这才放松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