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陆渊也不会天真到以为开一场会议,说几句漂亮话,施点道德压力,就能让人类真的团结起来。
人类的历史已经证明了。
要让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真正团结,需要几代人的努力,需要无数次的磨合和妥协,需要漫长的时间去消除偏见和仇恨。
但他本来就没准备一步到位,现在只是想让所有人同意推动太空技术的研发,拿出足够的资源来支持方舟计划。
至于终止那些没有意义的战争,实现真正的人类大团结,这些都是以百年为尺度的长期工作,急不得。
他和采薇先把“拿出资源推动太空技术研发”这个具体目标,上升到“人类团结”这个道德高度,然后再回到“推动太空技术研发”这个实际议题上。
最终,呼吁团结取得多少效果不知道,至少第二项议题是通过了。
短暂的休息后,陆渊提出第三项议题。
所有人都屏息以待,心里忐忑不安。第两项议题已经够震撼的了,这第三项又会是什么?该不会更加离谱吧?
待陆渊说出来后,他们才松了一口气。
大力推动科学教育,提高科学家待遇。
这听起来很正常,也很必要,没有什么争议,他们自己开会也经常提到。
不过陆渊强调的不仅仅是自然科学教育,还特别提到了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发展太快,容易导致社会跟不上,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这个提议几乎没有遭到任何反对,很快就通过了。
会议结束。
不管人类现在是不是同心,至少是在表面上同力了。
散场后,采薇特别叮嘱方舟计划的总负责人,让他把项目里的蛀虫都给清出去,遇到扎手的就告诉她。
方舟计划现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支持,这些资源不能被浪费在无用的人身上。
而后又说了一些技术方面的事,说研究重心先放在太阳恒星基地上,不要急着探索更远的星系。
第一阶段目标,就是实现普通人也可以安全的去恒星基地,让太空航行不仅仅是宇航员的特权。
这位总负责人没察觉到什么异样,只当邪眼劝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先实现对太阳系这一亩三分地的完全掌控。
做完这一切后,采薇回到自己的房间,长出一口气,拍了拍自己的小心脏,缓了好长时间。
她很少这样给人施加压力,尤其是对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