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咱都多少年的感情了,你跟我来这套?!”
老赵被李复搀扶着起身,眼眶却已经红了,声音带着哽咽:“郎君,我……我这是……这是高兴的啊!”
他抹了把眼角:“小狗儿那孩子,能跟着小郎君一起启蒙,还是颜相时那样的名士教导,这是天大的福分!”
“我,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郎君的大恩了!”
“什么恩不恩的!”李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老赵,咱们是一家人,如果说真要有恩,那也是你有恩于这个家!”
“当年你也是年轻的俊后生,因为这个家,一直耽搁着自己。”
“当年要是没有你操劳着一家子,这一家,哪儿来的现在?”
“所以,不要说这些话。”李复说道:“你就是老赵,不是什么老奴。”
“往后让狗儿多来宅子里,俩孩子能玩到一块去,相互有个伴,这是好事。”
老赵心中暖流涌动,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最终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哎!我……我听郎君的!”
李复笑了笑。
“这才对嘛。”
“怎么还越老越矫情了呢。”
“回去跟你夫人也说一声,让孩子提前准备准备,开春可就正式进学了。”
“是,是。”老赵咧着嘴连连应声,脚步轻快地退了出去,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十岁。
李复看着老赵欢喜的背影,也不由得笑了起来。
入冬后第一场雪落了下来。
整个庄子上变得银装素裹。
李复裹着厚实的披风在书院里溜达。
好歹是副院长,得偶尔过来看看。踩着咯吱作响的新雪,慢悠悠地踱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副院长。”一位年轻医学生认出李复,连忙行礼。
“嗯,天气寒冷,注意保暖,也小心炭火。”李复叮嘱了一句,“这些药材典籍整理得如何了?”
“回副院长,正在按孙师留下的方略进行,已整理了大半。”
李复满意地点点头。
冬日里,陆德明和颜思鲁不怎么出门,一直待在暖烘烘的书房里,出门则是乘轿。
来到书房这边,李复跟着书童进了书房里。
“老陆,老颜,忙着呢。”
李复咧嘴笑着,进了屋子,脱下厚重的披风,随手递给了书童,而后走到炭盆旁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陆德明抬起头来,眯着眼仔细看着李复。
“听着是你的动静,不过我啊,这把岁数了,眼神不好咯。”陆德明笑着说道,声音里尽是沧桑。
陆德明说这话虽然是调笑,但是李复没由来心里却是一酸。
嘴角扯了个难看的笑容。
“能看清楚书本上的字,就不算眼神不好。”李复回应着:“也不要总是埋首书案啊,多去医学院那里走走,你看看孙道长,人家那体格。”
“跟着好好学学,都说活到老学到老,你也不能总是盯着你手里的这一门学问啊。”
李复压下心里的酸楚,故作轻松说着。
陆德明摆了摆手。
“哎呀,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啊。”
时间........
生怕不够用啊。
自到了这个书院之后,陆德明才有了这样的感觉。
因为突然发现,好像自己还真的有很多很多的事情,没有完成。
他指了指书案上堆积如山的文稿,又看了看旁边同样埋首疾书的颜思鲁,无奈地笑了笑。
“瞧瞧,老颜跟我一样啊。”
颜思鲁也放下笔,揉了揉发涩的眼睛,接口道:“是啊,陆兄与我,如今最大的心愿,便是将毕生所学,尽可能完整地留存下来,编纂成册,也好为后来者铺一铺路。这时间,是真不够用啊。”
“我们两个老头子,看着书院里的这些娃娃,总想着,在他们读书的路上,多帮一些。”
“授课只是一时,能够留下一套让所有学子都受益的东西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