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观星局的高科技手段,王成等人的方法显得非常接地气,但效果却异常明显,村碑上隐藏的刻痕一览无余。
陈术和杜强瞪大了眼睛,就连刘安也忍不住赞叹。这的确是个好方法,九门风水局虽然没有科技手段,但对古法的运用却非常娴熟。
不过,刘安赞叹的只是这种古法本身。在科技面前,古法的破译速度还是无法比拟。
此时,观星局的仪器显示屏上,由于组员们提前设置了多种古文字的破译程序,捕捉到刻痕后,仪器开始迅速组合。
但由于古文字资料库庞大,即便是高科技设备也需要长时间梳理。而王成几人则用最笨拙的方法,将这些刻痕在地上一一描绘出来。
随后,他们站在这些刻痕前,展开了长时间的讨论。在观星局其他组员看来,这完全是在浪费时间。他们的大脑难道能比得上高科技仪器?
然而,王成和汪思齐却丝毫不受影响,蹲在那里尝试破译这些刻痕。
“滴滴……”仪器发出响声,“组长,第一个字破译出来了,是‘封’字。”
观星局的速度明显要快很多,不到十分钟,第一个古文字就被成功破译。刘安面不改色地点了点头,似乎对此并不意外。
他习惯性地朝王成几人的方向看了一眼,却发现他们根本不受影响。那个奇怪的女孩也一脸认真地蹲在一旁,听着二人的对话,显得非常专注。
“这些刻痕之间一定有关连,而且似乎与天上的星象有关……”王成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了一个三合罗盘。
这与汪思齐专门用于建筑风水的子午盘不同,让一直暗暗关注他们的刘安感到有些疑惑……
尽管观星局的成员们常常依赖罗盘作为辅助工具,几乎每人随身携带一个三合罗盘,但在此刻的情境下,罗盘似乎并无用武之地。
破译古文字,更多依靠的是深厚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想象力,需要将那些看似杂乱的刻痕无数次地重新组合,才能从中窥见隐藏的古文字。
因此,当那个道士打扮的人突然拿出罗盘,还一副郑重其事的样子,刘安不由得更加留意起他们的举动。
只见王成蹲在地上,不停地摆弄着手中的罗盘,时不时还与地上画出的刻痕进行比对。
众所周知,三合罗盘的核心是二十四山,其中的地盘正针更是罗盘上最为关键的圈层。所有圈层都围绕这二十四个字展开,无论是格龙、立向、消砂还是纳水,都以地针正盘为理论基础。
然而,问题在于,刘安等人已经得知这些刻痕更多是基于天象变化而隐藏在村碑中的。虽然罗盘上有天盘缝针,但三合罗盘很难与天象精确对应。
除非……
刘安心中突然一动,紧接着皱起了眉头。而王成接下来的举动正如他所料,他开始通过地势来逆推天象。
风水看似与天象无关,但实际上天象是风水组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刘安难以置信的是,这样做需要对天象有深入的了解,不仅要记住天象的每一个变化,还要掌握天象与风水之间的所有联系。
这样一来,确实可以分析出眼前这些刻痕所蕴含的天象规律,但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想到这里,刘安转向一旁的技术人员问道:“现在破译出几个字了?”
技术人员盯着屏幕,面露难色地说:“目前第二个字正在破译中,但进度才达到百分之四十……”
这样的进度实在缓慢,刘安也为此感到困惑。连科技手段都进展如此缓慢,他们那种古老的方法难道真的会有成效吗?
就在这时,一直盯着罗盘的王成突然眼前一亮,随即在旁边的地上写出了第一个字——“封”。(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