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勇一路小跑,来到休息室门口,听见屋内的讲课声才安心下来。
他累得气喘吁吁,大口喘着粗气。稍作休息,调整呼吸后,才拉开了棉布帘子。
刚往里一看,他就愣住了。
那人在台上讲课的是谁?
还有,专家李先生怎么坐在地上?
牛勇看到老司机们聚精会神听课,也不好意思大声打扰。
他按捺住好奇心,蹲到李峥旁边,用肘部轻轻碰了碰他。
“李先生,你真大方,还带同事一起来了?”
“别出声,我在学习呢。”
李峥全神贯注在图纸上,根本没察觉身边多了个人。
这时,李小东刚好讲完一段,停下来喝水润喉。
李峥这才回过神,拍着手掌称赞道:“太棒了,真的非常出色。这样强化底盘,卡车的承载力会有显着提升,一汽厂算是捡到宝了。”
前面关于水箱改造的内容,老司机们还能理解。
至于底盘问题,一旦出现裂缝,找个焊接师傅修补就行,反正轧钢厂的焊工多得很。
因此,连后排坐着的几位维修师傅也有些困惑。
大家都是专注的面孔,听到掌声也跟着鼓掌。
牛勇想说的话被掌声打断,直到掌声平息,他才抓住机会,凑近李峥耳边悄声说:
“是一汽厂的人?他不是你的同事吗?”
同事?
李峥这次听得清楚,揉了揉耳朵,差点把眼镜弄掉:
“什么?他不是你从一汽厂请来的工程师?”
“...”
“...”
两人对视无言,同时意识到情况不对,一起看向李小东。
这家伙究竟是谁,不会是间谍吧?
牛勇仔细打量,眼睛微微眯起。
这个年轻人似乎有点面熟,应该是李振的儿子。
当初李振负伤后,牛勇曾携带礼品代表车队去探望,还见过他的儿子。虽然只匆匆一瞥,记忆已有些模糊。
不行,我必须弄清楚。
牛勇性急,正欲起身询问,却被李峥制止。“稍等,让他先把发动机改造的方案说完,你再提问。”
原本李小东并未计划详述发动机,因为这技术对他们轧钢厂来说过于复杂,根本无法改造。但半途而废,岂非成了无能之辈?谁会冒这种风险?"
“吉尔150搭载的MKZ-14V型化油器的吉斯120型号发动机,功率仅为90马力。若能替换为MKZ-K-80B化油器,卡车功率可提升至92马力。此外,目前的灰铸铁缸盖压缩比为6,如换成压缩比为6.2的铝合金缸盖,功率将提升至104马力。”
说到这里,李小东停顿了下。他不得不赞叹这个时代卡车人的专业。
要知道,在后世,一辆1.5T的小轿车功率足有193马力。而在这个时代,卡车的发动机功率仅100马力。满载货物后,整辆车重可达十几吨,而小轿车自身重量通常低于两吨。相比之下,简直是小马拉大车。
驾驶过车的人都明白,马力不足意味着操控受限。尤其在陡峭路段,稍有不慎,车辆可能在半途中动力耗尽,重车一旦滑坡,后果不堪设想。缺乏马力,就得靠胆识弥补。在道路上行驶,就像拿生命赌博。
果然,资深司机们对发动机构造一窍不通,听讲时神情困惑,眼神空洞,仿佛失去了希望。压缩比、铝合金缸盖,这些术语他们完全不解其意。
……
真是财富,无比珍贵的知识财富啊。李峥则像发现宝藏般,在笔记本上飞速记录。
一汽厂正在研发新款卡车,原型正是吉尔150。凭借这些改进,新款卡车的性能无疑将更上一层楼。
我已经倾囊相授,希望满足了你们的好奇心吧。李小东看着沉默的司机们,无奈地摊开双手,“讲解完毕,现在谁能告诉我,新员工报到该去找谁?”
此言一出,休息室里瞬间响起倒抽冷气的声音。“嘶嘶……”李小东感觉室内温度似乎都升高了几分,众人又为全球气候变暖做出了小小贡献。
“新员工?他不是一汽厂的李专家吗?”有人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