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页

材料相似,流程却有差异。

前面的步骤不再赘述,从吹制阶段开始说起。

首先,把方形铁管(用熟铁捶打而成)伸入高温的熔炉中,带出玻璃原料,主要成份为石英砂,但感光材料不需要添加。将原料在红色陶土粉里揉两下,先上色。再将上了色的原料拉长成棒状,再弯曲做成把手。

接着,用铁管取出一团玻璃材料,吹气使其膨胀。最考验手工技巧的是接下来的事情,要一边吹气一边用湿巾给玻璃塑形。在这期间,一旦玻璃慢慢冷却,就需要回炉加温,再塑形。手艺好的人,一般回炉两三次就能吹出完美的形状,生疏之人,可能要反复回炉七八次。

再来,将上了色的玻璃外件与主体相接,高温熔炼。

最后,放入降温处,晾制一天即可。

步骤听起来很简单,但中间考验工匠手艺的环节,既多又杂,稍不注意,就会前功尽弃。

本来这种事情让工匠们代劳,是最好的选择,但托德有心保护这一技术,并没有让工匠和学徒参与其中。

后果就是,他吹制而成的玻璃制品东倒西歪,坑坑洼洼;幸好卡琳在这方面要比他强出太多,做出的成品有模有样。

如果不是托德紧急叫停,吹玻璃吹上兴头的女孩甚至能做上整整一天。

看着所有的玻璃火胚放入通风箱,托德反复向负责看守的小杰瑞强调,不许任何人接近这里。

同时,哈金斯也带着暮西海港的消息返回了。

第35章 立足之地

回到修道院山脚下的冶炼场,喝了几口水,平顺了呼吸,哈金斯活动下疲累的双腿,从腰间抽出一张简单的手绘地图。

暮西海港的位置被绘于地图的正中间,东边和南面是十数个黑色的圆点,代表着沿海地区的村庄,西方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北边则是群岛地带。

男人将手指首先放在正中央的海港上:“这里一片荒凉,说是海港,却只有一眼望不到头的沙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