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处叛军的势力,呈品字形罩住了偃师,成掎角之势,同进同退、不好对付,这也是屯兵于偃师的朱沧、杨进等人,此前不敢轻举妄动的原因。
“邙山军营与郭城,一定会派援军前来的!”长孙湘雨闻言自负地笑了笑,把玩着手中的折扇,说道,“南国公吕崧率八千南军越过洛阳,朝函谷关进发,这张栋不派兵追赶,倒还可以理解为过于谨慎,不想分兵,以免洛阳有何不测,那么邙山军营的周良呢?在我看来,此人所处的军营位置,也并非是绝妙的兵家必争之地,不过是洛阳的侧翼军队,为的就是在西征军包围洛阳时,好从背后率兵攻打,两面夹击……既然他也没有派遣追兵追赶南国公,换句话说,他的任务只是协助张栋死守洛阳!——眼下洛阳遭我军攻打,那周良又岂会袖手旁观?”
她果然计算地很周密呢!
谢安在心中暗暗感慨了一句,皱眉说道,“既然如此,更应该猛攻洛阳才对啊,你此前的目的,不正是为了打击城内守军的士气么?而一旦那周良率军赶来援助,从背后夹击我军,无论援兵多少,这势必会鼓舞城内守军的士气啊!”
“打击城内守军的士气……看出来了么?”长孙湘雨深深望了眼谢安,摇着手中的折扇,正色说道,“谢安,你知道何为用兵之道么?”
这个女人,是在考自己么?
错愕地望了一眼长孙湘雨,谢安想了想,仿佛背诵般,滔滔不绝地说道,“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说道这里,谢安略有些自得地望着长孙湘雨,心中暗暗庆幸。
谢天谢地,上学时期的古文课,那些老师逼着自己背下的古文,总算有了用武之地。
确实,不怪谢安这般得意,要知道旁边的李寿几乎已看傻了眼,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望着谢安,这让谢安更为得意,有意无意地瞥向长孙湘雨。
这可是《孙子·谋攻篇》呢,哥当初花了好些时间才一字不差地背下来……
怎么样,小妞!
但是令谢安很是愕然地,长孙湘雨竟面露失望之色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喃喃说道,“让我失望了呢,谢安,还以为你已经站在与我差不多的高度……是我太高估你了么?”
怎……怎么回事?
谢安难以置信地望着长孙湘雨,呆了半响,忍不住提高声调说道,“这可是《孙子·谋攻篇》啊!——你这个疯女人到底识不识货啊!”
长孙湘雨眼中闪过一丝轻蔑,淡淡说道,“《孙子·谋攻篇》?那又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