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带着手下的奴仆走人。
她身边的人,一个个都闭上嘴巴。
而谈家一家人是脸色不好看,硬撑着回到自己家。
回去之后,谈老夫人就大病一场。
她躺在床上,没有别的事情,想了很久。
这一次海宁和唐王妃的话,对她的触动不小。
现在回过头看,感觉特别好笑。
如果当初她们婆媳换了衣服,只怕不会大病一场,也不会花掉积攒的钱财。
甚至因为救她们的人出身商家,就看不上人家,完全忘记救命之恩。
这真的是够白眼狼的,老夫人下了这个结论。
她曾经遭遇过别人对她的排挤。
为此,她在心里不高兴。
可在海氏这件事上。
她做了和曾经她讨厌的人会做的事情。
如今看来,她已经把自己变成自己最讨厌的那一类人。
还是今天唐王妃的话,终于让她明白过来,她变得是如此讨人嫌。
当初她到京城时,那些官眷一个个嘲弄她是乡巴佬。
根本就不愿意和她说话,嫌听不懂她的土话。
久而久之,她们一家成为京城里的另类。
她曾经是被排斥的一员,和京城里官眷们是格格不入。
现在的她,竟然和那些曾经嘲笑过自己的人,一起去嘲笑另外一帮人。
是什么把她变成这样?
老太太一时间想起儿子曾经念过书本上一句话: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还真的是,她有些想要哭。
同流合污啊。
她当时是怎么想的?
觉得要是自己和海氏拉上关系,只怕是更加被人排斥。
作为一个当娘的,不希望因为自己的举动,给儿子的路上设置更多的障碍。
其实现在想清楚了,只怕她的这种行为令人心寒,谈家人根本就没有什么感恩之心。
这对一个御史来说,简直就是人品受到质疑。
谈老夫人躺在床上,恍然而悟。
她在儿子科考时,一心希望儿子做个为民请愿的官员。
当儿子成为御史后,她内心深处一直是很为儿子耿直而骄傲的。
这些年来,她一心想着不要堕了儿子的英名。
其实是在拖儿子的后腿。
她有些无力得出这个结论,真的是很无奈。
她现在知道,那位已经是变成郡主,只怕并不需要一个老婆子的忏悔。
但她还是要做点什么,把自己做的糊涂事做个交代,就打起精神来,招来儿子。
她半坐在病床上,对儿子说:“儿子,当年救过我的人,就是现在的慧郡主,你还是不要再去追着她弹劾,记住了吗?”